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162章 中介的全国化准备

第162章 中介的全国化准备(2/2)

目录

她的话让办公室里的员工都安静下来。这些员工里,有不少是跟着周婷从创业初期一路走来的,他们亲眼见证了周婷拒绝高额差价、免费帮贫困家庭找房、甚至自掏腰包补贴困难客户的事情。正是这份坚守,让“安居之家”在当地积累了极好的口碑,很多客户都是老带新,甚至有客户专门从周边城市赶来找他们买房。

上午十点,周婷召开了全体管理层会议,部署330新政后的应对方案。会议室的投影屏上,清晰地展示着新政细则和市场分析报告:“330新政降低首付比例、减免营业税,肯定会带动刚需房的销量暴涨。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第一,各分店立刻梳理全市的刚需房房源,重点储备80平米以下、总价低于100万的房子,确保至少100套优质房源库存;第二,所有员工必须在一周内吃透新政细则,尤其是税费减免政策,要能精准帮客户计算能省多少钱;第三,公益租房服务站要加大力度,对接更多房企和房东,争取再拿出200套低价长租房,专门面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和贫困家庭。”

“婷姐,我们已经储备了86套刚需房源,剩下的14套正在对接房东,预计三天内就能完成;员工培训我们已经安排好了,明天开始,每天下班后天培训2小时,请了税务专家来讲课。”销售经理小张汇报道,“还有,邻省的几个城市,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当地的房产协会,春节后就能去考察,他们听说我们是‘全国诚信企业’,都很愿意和我们合作。”

周婷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另外,我计划明年在邻省开5家分店,员工从现有团队里选拔优秀的,再招聘一些当地的人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通过才能上岗。我们的‘租房公益App’也要同步覆盖到这些城市,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诚信、低价的租房服务。”

会议结束后,周婷收到了市政府发来的通知,邀请她作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参加下个月的全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看着通知上的字样,周婷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刚创业时被其他中介排挤,说她“不懂行情”“不会赚钱”;想起燕郊炒房被套后,她痛定思痛,重新制定“三不接”原则;想起第一次帮贫困家庭找到低价房时,对方眼里的感激……这些过往,都成了她前行的动力。

下午,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来到总部,手里提着一篮水果:“周总,我们是来谢谢你的!去年通过你们的App找到了这套月租700元的房子,现在孩子也顺利上了附近的幼儿园,我们终于不用再四处漂泊了。听说你们要开到邻省去,我们亲戚也在那边,到时候一定推荐他们找你们买房!”

周婷接过水果,心里暖暖的:“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帮你们找到安稳的家,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她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他们,“以后有任何问题,或者亲戚朋友要买房租房,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一定尽力帮忙。”

送走夫妻二人,周婷走到全国地图前,用红笔在邻省的几个城市圈了圈。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在地图上,照亮了那些小小的圆圈。她知道,全国化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同行的竞争,可能会面临市场的波动,但只要守住“诚信+公益”的初心,只要坚持“住有所居”的理念,就一定能走得远、走得稳。

傍晚时分,员工们都下班了,周婷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电脑,看着“租房公益App”上的用户留言。一条条温暖的留言,像点点星光,照亮了她的心房。她想起不久前获得“全国诚信企业”称号时,颁奖嘉宾说的话:“在房地产行业疯狂追逐规模和利润的今天,‘安居之家’用诚信和公益,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周婷关掉电脑,起身走出办公室。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大街小巷。她抬头望去,远处的“国信滨江”楼盘灯火璀璨,那是赵山河团队代建的项目,和她的中介一样,都是这个疯狂行业里的清流。她微微一笑,心里充满了坚定:2015年,她要带着“安居之家”走出本市,走向周边省份,让更多人感受到诚信的力量,让“住有所居”的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生活。

回到家,周婷在笔记本上写下了2015年的规划:“1. 邻省开设5家分店,员工增至200人;2. 租房公益App覆盖10个城市,用户突破5万人,帮助1000个贫困家庭;3. 推出VR看房功能,提升客户体验;4. 坚守‘三不接’原则,打造全国知名的诚信中介品牌。”

写完后,她合上笔记本,望着窗外的月光。她知道,在这个房地产行业狂奔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着钱跑,但她要追的,是初心,是责任,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安稳的家。而这份坚持,终将成为她最宝贵的财富,支撑着她在全国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行业里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