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代建的全国化布局(2/2)
揭牌仪式结束后,赵山河和周磊留在总部的会议室,研究下一步的布局。墙上的全国地图上,20个省份的加盟区域用红色标注,空白的区域已经所剩无几。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布局西南和西北市场。”周磊指着地图说,“这两个区域的保障房需求大,但本地房企的代建能力不足,我们的标准和经验正好能派上用场。另外,我计划在成都和西安设立区域分公司,方便对接当地项目和加盟企业。”
赵山河点点头,翻开蓝色文件夹,里面是他早已准备好的《西南西北市场调研报告》:“这两个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高。我们要提前做好技术储备,把‘国信代建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确保每个项目都能落地生根。”
正说着,王建军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赵总,周总,这是住建部刚发来的通知,想让我们牵头制定《全国保障房代建通用标准》,下个月在京召开研讨会。”
赵山河和周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国信代建的标准,从企业标准上升到行业参考标准,再到即将牵头制定的国家通用标准,这背后,是无数个项目的打磨,是无数次对“稳”与“责”的坚守。
“这不仅是国信的荣誉,更是我们的责任。”赵山河接过文件,郑重地说,“我们要把代建过程中总结的经验、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都融入到标准里,让更多房企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让更多人住上安心房。”
王建军看着赵山河,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代建赚不到大钱,没什么意思。现在才明白,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能为社会做点实事,比单纯赚钱有意义多了。你放心,接下来的西南西北布局,我全力支持,哪怕亲自带队去跑项目也行。”
赵山河笑了:“王副总,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有信心了。国信代建的全国化,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心血。只要我们坚守‘稳字当头、责任为先’的原则,就没有攻不下来的市场。”
当天晚上,国信代建总部的灯光亮到很晚。周磊带着团队在整理西南西北市场的技术方案,王建军在联系当地的加盟意向企业,赵山河则在蓝色文件夹里写下了新的规划:“2015年,实现代建业务覆盖25个省份,加盟企业突破80家,代建营收占比达到50%;同步推进长租房业务与代建项目的联动,打造‘建租一体’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地级市,林晟正为城东地王的资金发愁;香港的陈启棠在给孙子讲字条的故事;周婷在规划中介的全国化扩张。而国信代建的全国化布局,就像一艘稳健航行的大船,在房地产行业的狂涛巨浪中,凭借着清晰的航向、坚固的船身和坚定的信念,朝着更远的方向驶去。
赵山河站在窗前,望着上海的夜景,心中无比踏实。他知道,代建业务的全国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这个行业疯狂狂奔的时代,国信选择了一条最难走但最稳健的路。这条路,没有高杠杆的刺激,没有地王的光环,却有着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广阔的市场前景,最长久的生命力。
他想起蓝色文件夹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报告,想起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想起那些因为国信代建而住上保障房的家庭。忽然明白,真正的国企担当,不是盲目扩张规模,不是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在风浪中坚守底线,在变局中找准方向,用规则和责任,为社会筑就一道道“不沉的船”。
国信代建的全国化布局,不仅是一场业务的扩张,更是一场理念的传播。它告诉行业,房地产不是只有高杠杆、高风险的玩法,还有一种稳扎稳打、责任为先的模式;它告诉市场,只有坚守规则、注重品质,才能在行业的周期波动中屹立不倒;它更告诉所有人,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走得有多远、有多稳。
当2015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国信代建总部的玻璃幕墙上时,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赵山河知道,前方的路还会有挑战,但只要蓝色文件夹里的原则不变,只要团队的信念不变,国信代建就一定能实现“全国覆盖、行业标杆”的目标,在房地产的新时代里,书写属于国企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