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96章 苏媚的国际舞台

第96章 苏媚的国际舞台(1/2)

目录

维也纳国家剧院的后台走廊里,暖黄色的壁灯在深红色地毯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媚站在落地镜前,指尖轻轻拂过身上月白色旗袍的盘扣——盘扣是她特意让裁缝做的,上面绣着极小的青竹纹样,针脚细密,像极了她当年在县艺术团练舞时,在舞蹈服袖口偷偷绣的小花。镜中映出的女人,眉眼间褪去了当年的局促,多了几分从容,耳后别着的珍珠耳坠,是去年中央歌舞团首演时,母亲送她的礼物,此刻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s. Su,下一个节目是来自巴西的现代舞《雨季》,该您去评委席了。”工作人员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递来的节目单上,苏媚的名字旁用红色马克笔标注着中文拼音,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请重点关注舞者对身体节奏的控制”——这是她早上提前做的笔记,笔记本摊开在化妆台上,上面除了专业术语,还画着几笔简单的舞蹈动作草图,其中一个旋转的姿态旁,写着“敦煌·反弹琵琶”。

她提着旗袍下摆走向评委席,剧院内的掌声还未完全消散,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前一个芭蕾舞剧的柴可夫斯基旋律。评委席设在舞台侧面的高台上,苏媚的名牌用中英双语书写,“中国·苏媚”四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她坐下时,身旁的法国评委皮埃尔笑着递来一杯温水:“昨天你点评日本舞者时提到的‘太极云手’,我回去查了资料,太神奇了,那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完全是另一种美学。”

苏媚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杯壁的凉意,想起三天前开幕式上,她作为评委代表发言时的场景。当时她站在舞台中央,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中国传统舞蹈集锦——敦煌的反弹琵琶、京剧的水袖、傣族的孔雀舞,她用流利的英语说:“舞蹈是没有国界的语言,但每个舞者的动作里,都藏着自己的文化根脉。我希望今天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话音落下时,台下响起的掌声里,她仿佛听到了当年县艺术团第一次演出时,观众稀疏的喝彩,那时候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舞蹈服,心里藏着不敢说的梦想。

《雨季》的音乐响起,巴西舞者在舞台上跳跃,身体像被雨水冲刷的枝叶,充满力量却略显杂乱。苏媚握着笔,在节目单上轻轻标注:“节奏有余,韵律不足——可尝试融入东方舞蹈的‘沉’,让力量更有层次。”舞蹈结束后,轮到评委提问,苏媚拿起话筒,声音清晰而温和:“我注意到你在第二段的连续旋转中,始终保持着身体的紧绷,有没有想过用‘提沉’的呼吸法来调整?就像中国传统舞里,我们通过吸气提腹、呼气沉肩,让旋转既有速度,又有留白的美感。”

舞者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我之前看过中国的古典舞视频,但不知道该怎么借鉴,您能再解释一下吗?”苏媚起身,走到舞台边缘,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轻轻吸气,肩膀自然下沉,腰腹微微收紧,一个简单的“沉”的姿态,却让整个身体的线条瞬间变得柔和而有力量。台下立刻响起掌声,皮埃尔在一旁低声说:“这就是中国舞蹈的魅力,简单却充满韵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