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苏媚的传承(1/2)
中央歌舞团的排练厅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地板上织出细长的光带。苏媚穿着练功服,正弯腰帮16岁的林晓调整舞鞋系带,指尖触到女孩微微发颤的脚踝——像极了三年前,她第一次在市歌舞团排练时的样子,紧张得连膝盖都绷得发僵。
“别慌,膝盖放松,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苏媚直起身,示范着做了一个提裙旋转的动作,水袖在空中划出柔和的弧线,“你看,这个动作的重点不是转得多快,是眼神要定,要让观众看到你想表达的东西。”林晓点点头,跟着重复了一遍,这次旋转时的脚步稳了许多,苏媚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对,就是这样,慢慢来,你比我当年第一次学这个动作时强多了。”
排练厅的角落,放着一个半旧的舞蹈包,里面装着苏媚的第一件专业舞衣——淡粉色的纱裙,裙摆处还留着当年市歌舞团省赛时沾到的舞台亮片。包的侧兜塞着两张纸:一张是中央歌舞团的录取通知书,边角被反复摩挲得有些软;另一张是国际舞蹈比赛的金奖证书复印件,上面的照片里,她穿着这件粉纱裙,站在领奖台上,眼里亮着光。每次带新人排练,她都会把这个包带来,不是为了炫耀,是想让这些孩子知道,每个站在大舞台上的舞者,都曾有过紧张到忘动作、累到哭的日子。
“苏老师,您当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呀?”休息时,林晓捧着水杯凑过来,眼里满是好奇,“我妈妈总说学舞蹈没前途,让我早点放弃。”苏媚接过水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想起当年自己偷偷投市歌舞团简历时的忐忑——那时候林晟扣着她的工资,说“艺术团没你不行”,家人也劝她“找个稳定的工作嫁了”,可她就是没忍住,把面试通知夹在舞蹈服里,每天练舞前都摸一摸,像摸着一个不肯放弃的梦。
“我以前也差点放弃过,”苏媚坐在地板上,把林晓拉到身边,指着角落里的舞蹈包,“你看那个粉纱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赛时穿的。那时候我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做行政,每天要陪人吃饭、搞关系,根本没时间练舞,后来偷偷辞职去考市歌舞团,我妈还跟我吵了一架,说我不懂事。”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可我就是喜欢跳舞,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哪怕那时候只能在小剧场演出,台下只有几十个人,我也觉得值。”
林晓听得入了神,小声问:“那您后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放弃?”苏媚笑了,想起去年在国际比赛后台,临上场前突然胃痛,冷汗把舞衣都浸湿了,当时她坐在化妆间的镜子前,看着镜中脸色苍白的自己,差点就跟导演说“我不行了”。可就在那时候,她摸到了口袋里的旧舞衣碎片——是当年从市歌舞团辞职时,不小心扯破的裙摆,她一直没舍得扔。
“当然有,”苏媚从舞蹈包里拿出那个碎片,递到林晓手里,“去年我去国外比赛,临上场前胃痛得站不起来,那时候我就想,要不算了吧,反正也拿不到奖。可摸到这个碎片,我就想起自己当初怎么都要考歌舞团的样子,想起第一次在市歌舞团跳《新生》时,台下观众给我的掌声。我就想,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成了。”
林晓捏着碎片,眼眶有点红:“苏老师,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站在国际舞台上跳舞。”苏媚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是她当年学舞时记的笔记,密密麻麻写着动作要领和音乐节拍:“这个给你,里面有我整理的动作要点,还有我以前练舞时的时间安排,你可以参考一下。记住,喜欢不是说说而已,要每天坚持练,哪怕每天只多练半小时,也会有进步。”
下午的排练结束后,苏媚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苏媚舞蹈基金”的办公室。这是她上个月刚成立的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学舞蹈,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两幅画:一幅是她和基金第一批资助的五个孩子的合影,孩子们穿着崭新的练功服,笑得露出牙齿;另一幅是她亲手画的舞蹈动作示意图,旁边写着“坚持梦想,永不放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