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陈文博的责任(2/2)
“爸,毕节的小学快盖好了,校长寄了信来,说孩子们等着开学。”陈文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跟谈业务时的沉稳不同,多了几分柔软。电话那头,陈启棠的声音依旧温和:“好,稳着做就好,不光要守好恒基,也要多做些实在事,这才是我们陈家的本分。”
挂了电话,陈文博看着桌上的字条原件,想起小时候,父亲第一次把字条交给自己时说的话:“这张纸不是束缚,是底线,守住底线,才能走得远。”那时候他只懂“稳”的重要,现在才明白,“稳”之外,还有“责任”——对企业的责任,是守住负债率,不贪高风险;对社会的责任,是用赚来的钱,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下午三点,恒基内地团队的月度例会准时开始。会议室的长桌上,除了业务报表,还多了一样东西——那张字条的复印件,每个团队成员面前都放了一份。“每月的例会,我们先不谈业务,先一起看看这张纸。”陈文博把原件放在桌子中央,“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上面写着‘赌输了,房子没了,家也没了’,当年他的朋友就是因为忘了风险,才落得那样的下场。”
团队成员传阅着字条复印件,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负责运营的张经理先开口:“上个月我们拒绝了广州的公寓开发项目,现在看来是对的,那个区域的房价已经开始跌了。”陈文博点头:“我们做运营类资产,比如恒基中心的写字楼、深圳的长租房,虽然收益只有4%左右,但稳定,不会像开发项目那样大起大落。这就是字条告诉我们的——不贪,就是赚。”
例会的最后,陈文博拿出公益基金的最新进展报告:“今年我们计划再资助两所小学,分别在云南和四川,基金的钱全部来自恒基内地业务的利润,占比5%,不会影响我们的现金流。”他把报告分给大家,“我们做企业,不光要赚钱,还要有良心,爷爷教我们稳,是为了守住家业;我们做公益,是为了守住人心,这两者都不能丢。”
会议结束后,陈文博回到办公室,把那张贵州校长的信和字条一起放进紫檀木盒里。木盒的内壁贴着一层绒布,字条和信件放在一起,像是两个跨越时空的约定——一个是爷爷辈的教训,教他守住底线;一个是他这辈的责任,教他传递温暖。他看着木盒,想起父亲说的“本分”,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不只是守住已有的,更是要在守住的基础上,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让“稳”的底色里,多一点“爱”的温度。
傍晚的时候,陈文博站在恒基中心的顶楼,看着香港的夜景。远处的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近处的写字楼里还有不少人在加班。他掏出手机,给毕节的校长发了条短信:“新学校的桌椅我们已经订好了,下个月就能送到,孩子们开学时,我会过去看看。”很快收到校长的回复:“谢谢您,陈总,孩子们都盼着您来呢。”
陈文博收起手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字条复印件——这张纸他随身携带,就像父亲当年那样。风从顶楼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他却觉得心里很暖。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高收益的项目找上门,还会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只要守住爷爷留下的教训,守住自己心里的责任,恒基的路就会一直稳下去,而他的责任,也会像这字条一样,一代代传下去,从“稳”到“爱”,从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