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75章 恒基的盈利

第75章 恒基的盈利(2/2)

目录

“陈总,下午的项目复盘会要开始了,团队都在会议室等着。”小林的声音再次响起。

陈文博把字条放回皮夹,锁进办公桌的抽屉里——这个抽屉里还放着恒基内地所有项目的报表,每一份都标着负债率和风险等级,没有一个项目的负债率超过30%。他拿起盈利报表,起身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里,团队成员已经坐齐,桌上放着各自负责的模块报告。市场部经理小张率先开口:“陈总,上个月有个深圳的商业地块找我们合作,对方愿意出60%的资金,我们只需要负责运营,年化收益能到6.5%,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陈文博把上海的盈利报表放在桌上,推到众人面前:“先看看静安里的情况——入住率90%,年化4.2%,负债率28%,这是我们按‘字条原则’做出来的结果。深圳那个项目,年化6.5%看起来高,但对方出60%资金,意味着我们要承担40%的风险,而且商业地块波动比长租房大,不符合我们的运营逻辑。”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深棕色皮夹,把字条放在桌上:“大家再看看这个。1997年,我父亲的朋友就是因为贪高收益,加了高杠杆,最后连房子都没了。恒基在内地做业务,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谁赚得多,是为了比谁走得远。”

团队成员都凑过来,看着那张泛黄的字条,没人再说话。运营部经理老吴叹了口气:“陈总,您说得对。上次我去深圳考察,看到有房企还在拿地盖豪宅,负债率都超80%了,看着就悬。我们还是守着长租房,稳扎稳打靠谱。”

陈文博点点头,把字条收起来:“接下来,我们按计划推进深圳的高端长租房项目,还是老规矩——自有资金占比60%以上,找第三方监理全程把控质量,租金定价参考周边市场价,留5%的浮动空间,确保入住率能稳定在85%以上。”

会议结束后,陈文博回到办公室,重新打开抽屉,把上海的盈利报表和深圳项目的规划草案放在一起,旁边压着那个装着字条的皮夹。他看着窗外的上海夜景,远处的霓虹闪烁,像房地产行业里诱人的机会,但他心里很清楚,恒基要走的路,是那条看似慢,却足够稳的路。

他拿起笔,在深圳项目规划草案的封面上写下“稳字当头”四个字,然后把所有文件锁进抽屉。这一刻,他突然想起陈启棠昨天在电话里说的最后一句话:“文博,你现在做的,比我当年还好。记住,把字条收好,以后传给你儿子,让他也知道,做生意就像做人,别贪,别赌,才能长久。”

陈文博轻轻抚摸着抽屉里的皮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这份“稳”的传承,不仅是恒基的立身之本,更是他们家族最珍贵的财富——在这个“破土”的时代,无数人都在追逐浪潮,而他们,却在浪潮里守住了自己的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