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公文包里的传承(2/2)
陈文博点点头,把字条和那张旧报表叠在一起,放进自己随身的深灰色公文包——这个包是去年父亲送他的,内侧夹层的位置和旧包一模一样。他特意把字条放在最里面,贴着自己的胸口一侧,旁边是上海高端长租房项目的进度表,上面用蓝色水笔写着“自有资金60%,负债率≤30%”,正是按照父亲的“字条原则”制定的。
“以后恒基的内地业务,全交给你了。”陈启棠站起身,拍了拍陈文博的肩膀,他的手掌有些粗糙,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我跟你妈商量好了,以后就每天去公园散散步,看看孙子,再也不管项目的事了。”
“爸,要是以后遇到拿不准的决策……”陈文博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突然觉得喉咙有些发紧——以前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只要父亲掏出那个旧公文包,他就觉得踏实,现在轮到自己扛起这份踏实了。
陈启棠指了指陈文博的公文包,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茶桌上那杯沉底的茶叶,带着岁月的温和:“遇到拿不准的,就把这张字条拿出来看看。记住,赚钱不是最重要的,守住恒基,守住家,才是最重要的。这张纸,不只是恒基的规矩,也是我们家的规矩。”
陈文博低头看了看公文包,指尖隔着皮革能感受到字条的轮廓,心里突然踏实了——就像小时候跟着父亲走夜路,只要握着父亲的手,就不怕黑。他想起去年父亲把深圳长租房的两个楼层卖掉时,给自己发的短信“记住,不贪就是赚”,现在终于明白,这句话里藏着的不只是生意经,还有人生的安稳。
夕阳西下时,陈文博要回内地处理上海项目的事。他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父亲——陈启棠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张孙子的照片,笑得很满足,阳光落在他的白发上,暖得像一杯温好的普洱茶。陈文博握紧手里的公文包,转身走进电梯,电梯门关上的瞬间,他摸了摸内侧的夹层,字条还在,像一颗定海神针,稳稳地落在心里。
车驶离香港半山时,陈文博打开公文包,把父亲那张旧报表和自己的上海项目进度表订在一起,又把字条放在最上面。他看着窗外掠过的香港街景,想起父亲说的“守住家”,突然明白,“稳”从来不是保守,是让恒基能陪着一代又一代人走下去,就像这只公文包,从父亲的手里传到自己的手里,装着的不只是项目和字条,还有一份沉甸甸的传承——对教训的敬畏,对安稳的坚守,对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