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画饼前的犹豫(2/2)
林晟的目光从规划图上挪开,扫了眼合同首页的“供货协议”四个字,又跳到末尾的签字栏,根本没翻中间的条款。“没问题!”他抓起笔,笔锋抖了一下,“晟”字最后一捺拉得太长,差点穿出纸边,在甲方签字处写下自己的名字。“欠条现在就写!”他从包里掏出张便签纸,笔走龙蛇地写下“今欠李建国建材垫资款300万元整”,又从兜里摸出枚公章——塑料壳的,边缘还不平整,是花50块在桥头刻章店做的,章面还沾着点没清干净的红泥,“啪”地盖在名字上,红印晕了点,糊在“元”字旁边。
“钱明天让财务打给你!”林晟把欠条塞给李建国,抓起规划图和头盔就往门口走,“李哥,咱以后就是兄弟,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摩托车的轰鸣声很快远了,门还没关严,风裹着碎雪飘进来,落在桌上的旧车票上。
李建国的妻子王秀兰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本送货单,眉头皱着:“你真敢给他垫资?你忘了前年张木匠给人垫资盖房,最后拿了堆抵账的破家具,连儿子学费都凑不齐? 上次他欠的五万瓷砖款,还是我催了三个月才要回来的。”她指着合同上那行小字,“加这个有用吗?真要不回来,你能去告他?”
李建国没说话,把合同和欠条叠在一起,放进保险柜。柜里还放着王老板去年写的欠条,纸都黄了,上面的字迹也淡了。他盯着那两张纸,沉默了半天,拿起桌上的计算器,按了按“x0.5%x30”,屏幕上跳出“”的数字。“我知道风险大。”他的声音很轻,“可地级市的项目,我这辈子可能就碰到这一次……”
窗外的太阳快落山了,余晖透过窗户,落在桌上的深圳旧车票上。李建国拿起车票,看了看背面“没敢买房”的字迹,突然想起自己当年没敢入股水泥厂的遗憾。他把车票放进抽屉,和计算器放在一起——计算器是他的踏实,车票是他的不甘,而那份加了条款的合同,是他在踏实和不甘之间,小心翼翼踩出的一步。
他不知道这步是对是错,只知道明天财务打款的那一刻起,他就和林晟的“鼎盛花园”绑在了一起,像两根被腊月寒风刮到一起的稻草,不知道下一阵风会把它们吹去泥坑,还是吹向哪片不确定的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