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胡小军的归来》(1/2)
日子在削不完的土豆和擦不尽的油污中,以一种近乎凝固的缓慢节奏向前爬行。陈山河逐渐熟悉了“红梅家常菜”后厨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能准确地知道哪个柜子放着哪种调料,哪把菜刀用起来最顺手。他像一颗被投入水底的石头,沉在餐馆最底层,无声无息,几乎要与那些锅碗瓢盆、蔬菜肉类融为一体。
赵红梅依旧忙碌,但眉宇间的忧色似乎淡了些许。陈山河的“安分”让她稍感安心,尽管这安分之下潜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她不敢深想。她只是努力经营着这个小店,这是他们目前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这天下午,天空阴沉,飘着细碎的雪沫。餐馆里没有客人,格外安静。陈山河刚削完一筐土豆,正坐在矮凳上休息,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发呆。后门处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
张姐正在清理冰箱,闻声嘟囔了一句:“谁啊,不走前门。”说着,放下手里的活,走过去开了门。
门一开,一股冷风裹着雪沫灌了进来。门口站着一个男人,穿着半旧不新的黑色羽绒服,领子竖着,遮住了大半张脸,头上、肩膀上落了一层薄薄的雪。他手里拎着一个不大的旅行包,风尘仆仆。
“找谁?”张姐警惕地问。
那人拉下领子,露出一张瘦削、带着旅途疲惫,但眼神依旧灵活的脸。他脸上挤出一个笑容,带着几分讨好和不确定:“张姐,是我,小军啊。”
是胡小军。
张姐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而且是从后门。“哎呦,是小军啊!你怎么……从这儿来了?快进来,冷死了!”她连忙侧身让开。
胡小军闪身进来,跺了跺脚,抖落身上的雪粒。他的目光飞快地在狭小的后厨扫了一圈,然后,定格在了坐在角落矮凳上的陈山河身上。
那一刻,胡小军的眼神极其复杂。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有看到他此刻处境的心酸,有物是人非的感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他嘴唇动了动,想喊一声“山哥”,那声称呼在喉咙里滚了滚,最终出口的却是一句带着颤音的:“……哥。”
陈山河在胡小军进门的那一刻就已经看到了他。他没有起身,只是坐在那里,平静地回望着他。三年的时光,在胡小军脸上也刻下了痕迹,他看起来比过去沉稳了些,但眼底那份机灵劲儿还在,只是蒙上了一层生活的风霜。
“回来了。”陈山河的声音不高,和这阴冷的天气一样,没什么温度。
“哎,回来了。”胡小军连忙应道,提着包走上前几步,却又在离陈山河几步远的地方停住了,有些手足无措地站着。他打量着陈山河,看着他身上那件沾着油点和土豆浆的旧棉袄,看着他脚上那双廉价的塑料拖鞋,以及他身后那筐刚削好的、白白胖胖的土豆。这一幕对他造成的冲击,远比听说陈山河入狱时更加强烈。
曾经的北林王,如今像个最普通的杂工,蜷缩在餐馆油腻的厨房角落里。胡小军只觉得鼻腔发酸,喉咙发紧。
赵红梅听到动静,也从前面过来了。看到胡小军,她也是吃了一惊:“小军?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红梅姐。”胡小军转向赵红梅,脸上努力挤出笑容,“刚下火车,就……就直接过来了。”他顿了顿,解释道,“南方那边……生意不好做,人也待不习惯,就想……就想回来看看。”
他的解释有些含糊其辞,眼神也有些闪烁。陈山河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知道胡小军这话不尽不实。当年他入狱后,树倒猢狲散,胡小军算是跑得比较快、也比较干净的,带着一点积蓄去了南方,说是要闯荡一番。如今突然回来,恐怕不单单是“待不习惯”那么简单。
赵红梅显然也有所察觉,但她没有追问,只是叹了口气:“回来也好,外面总归不是家。吃饭了吗?没吃让张姐给你下碗面。”
“不用不用,在火车上吃过了。”胡小军连忙摆手,目光又不自觉地瞟向陈山河。
陈山河终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腰腿。“上面说话吧。”他对胡小军说了一句,然后对赵红梅点了点头,便率先走向通往阁楼的狭窄楼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