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赵红梅的基业》(1/2)
削土豆皮的工作,陈山河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最初的动作生疏、厚薄不均,到后来手法逐渐熟练,削出的土豆光滑均匀,他甚至能找到一种近乎机械的节奏,让这枯燥的劳作变得不再难以忍受。他坐在厨房那个固定的角落,沉默得像一块背景板,只有手中削皮刀与土豆摩擦发出的细微沙沙声,证明着他的存在。
帮厨和张姐从一开始的拘谨不安,到后来也渐渐习惯了这个沉默寡言、只会埋头干活的前“大哥”。他们依旧很少与他交谈,但眼神里的畏惧和好奇,逐渐被一种麻木的接受所取代。在这个小餐馆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活计,陈山河找到了他的——一个无需思考、只需重复的动作,这让他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能将纷乱的思绪也一并削去。
赵红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情复杂。她既欣慰于陈山河似乎找到了一个暂时安放自己的方式,又心疼他如此压抑和屈就。她几次想给他换些别的、或许更“体面”点的工作,比如帮着记记账,或者在她外出采购时看顾一下前台,但都被陈山河无声地拒绝了。他似乎更需要这种纯粹的、消耗体力的劳动,来麻痹自己,也来向所有人(包括他自己)证明,他并非一个完全无用的累赘。
这天晚上,送走最后一桌客人,收拾停当,胡小军和伙计们都下班离开了。张姐也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后面的宿舍。餐馆里只剩下陈山河和赵红梅。
陈山河正拿着拖把,擦拭着后厨油腻的地面。这是他最近主动揽过来的活,在所有人下班之后。
赵红梅锁好前门,走进后厨,看着在昏暗灯光下弯着腰、认真拖地的陈山河。他的背影依旧挺拔,但动作间却透着一股属于底层劳动者的驯顺和麻木。她的鼻子有些发酸。
“山河,别弄了,明天早上让张姐他们弄就行。”她走上前,轻声说道。
陈山河没有停下动作,直到把最后一块地砖拖干净,才直起身,将拖把在水池里冲洗干净,沥干水,放回原位。“没事,反正也睡不着。”他走到水池边,用肥皂仔细地洗着手,水流冲掉了他手上沾染的油污和土豆的淀粉,却冲不掉那几分新增的粗糙。
赵红梅靠在料理台边,看着他,忽然说道:“陪我喝杯茶吧,算算今天的账。”
陈山河擦干手,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前厅,在角落那张固定的桌子旁坐下。赵红梅泡了一壶普通的茉莉花茶,又拿出一个厚厚的、封面已经磨损的硬皮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餐馆每日的收支。
橘黄色的灯光下,赵红梅翻动着账本,手指划过一行行数字,低声念叨着:“今天肉价又涨了点,青菜还好……酒水走得不错……扣除房租、水电、人工、材料……这个月到现在,大概能剩下这个数。”她报出一个不算多,但也足够维持生计并略有盈余的数字。
陈山河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那些娟秀却有力的字迹上。他从未想过,曾经那个在夜市摆摊、需要他庇护的泼辣女人,如今能独自撑起这样一份产业,将琐碎的柴米油盐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容易。”他轻声说了一句。这三个字,包含了他此刻能表达的所有理解和赞许。
赵红梅合上账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也带着一份踏实。“刚开始那两年最难。”她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声音带着回忆的悠远,“你进去后,原来的摊子很快就散了。沙场、运输队都被别人占了,王朝……也查封了。我手里就剩下一点你以前偷偷给我的、没被查到的现金。”
她顿了顿,似乎在平复情绪:“我知道坐吃山空不行,就想着还是干老本行。先在老街那边租了个更小的门面,就四张桌子,什么都自己来,买菜、洗菜、切配、炒菜、端盘子、算账……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后来老街拆迁,我就搬到了这边,盘下这个店面。开始也没什么生意,我就琢磨着做点特色菜,价格实惠,分量足,慢慢的老顾客就多了起来。前年把隔壁也盘下来了,打通了,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陈山河能想象到其中的艰辛。一个没有背景、还带着他这样一个“污点”的女人,要在北林这地方重新立足,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和忍耐。她不仅要面对生意的竞争,恐怕还要应对各种觊觎和刁难,比如之前那几个收保护费的混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