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古物修复教学,培养助手(2/2)
没人知道,她口中的“直觉”,其实是灵气穿透锈层时感应到的分子密度差异——有害锈的分子间隙是无害锈的3倍,灵气在其中的波动频率完全不同,就像在松软的沙子里和紧实的泥土里走路,触感天差地别。但这个“秘密”只能藏在心里,她只能用“经验总结”为助手们铺就学习的阶梯。
让人惊喜的是,助手们的进步比预想中更快。之前需要妖妖手把手教两三次的“古瓷表面除锈”,现在助手小张不仅能独立完成,还能精准分辨“可清除的浮锈”和“需保留的历史锈迹”——上周修复一件民国瓷瓶时,小张特意留下了瓶口处一层薄如蝉翼的浅黄锈,说“这层锈能体现瓷瓶的年代感,去掉反而可惜”,让妖妖忍不住为她鼓掌;原本对青铜修复一窍不通的助手张姐,现在拿着小锤子轻轻敲击青铜器,就能根据声音初步判断“哪里有内部裂痕”“哪里是实心结构”,连傅博晟来视察时都忍不住称赞:“你带徒弟的本事,比修复古物还厉害。”
这节课,傅博晟特意推掉了下午的商业会议,悄悄坐在会议室后排的角落。他没惊动任何人,只是安静地看着讲台上的妖妖——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手里捏着瓷片的样子,像在对待稀世珍宝,讲解时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遇到助手提问,还会弯腰凑近,耐心地重复要点,偶尔抬手将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划过耳垂的弧度,温柔得让人心尖发暖。傅博晟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里的欣赏像潮水般漫溢,连放在膝头的重要文件都忘了翻看。
下课铃响后,助手们抱着笔记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提问:“苏总监,下周修复的宋代瓷碗,釉层特别薄,除锈时力度怎么控制呀?”“青铜镜的镜面氧化层,能不能用之前说的‘温场法’处理?”妖妖一一耐心解答,直到最后一个助手抱着笔记满足地离开,她才轻轻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转身准备回修复区。
刚走到门口,手腕突然被人轻轻拉住。她回头一看,是傅博晟,手里还拿着一个银色的保温杯,杯身刻着淡淡的云纹,触手温热。“累了吧?”他把杯子递过来,声音低沉又温柔,“这是我让陈叔找老工匠特制的,内胆加了和田玉碎末,保温效果比普通杯子好三倍,还能缓慢释放微量元素。里面泡了长白山的野山参,加了点槐花蜜,你讲课和修复时精神一直紧绷,喝这个能补气血,缓解疲劳。”
妖妖接过保温杯,指尖刚碰到杯身,就感觉到一丝微弱却温和的灵气波动——显然,傅博晟连“灵气滋养”都考虑到了。她拧开盖子,淡淡的人参香混合着蜂蜜的甜意扑面而来,喝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到胃里,连之前因说话太多而干涩的嗓子都舒服了不少。“你怎么知道我最近有点累?”她抬头看着傅博晟,眼里带着笑意,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依赖。
“昨天你修复完黄花梨圈椅,揉了三次太阳穴,还对着窗户发了两分钟呆。”傅博晟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别把自己逼太紧,现在助手们能分担不少工作了,你偶尔也该歇一歇,比如……今晚我订了那家你喜欢的私房菜,一起去?”
妖妖心里一暖,抱着保温杯点了点头。阳光透过窗户,在两人身上织出淡淡的光晕,连空气中都飘着甜甜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