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30章 群英会聚京师(1)

第30章 群英会聚京师(1)(1/2)

目录

天启十四年,九月下旬,秋意已浓,帝国的心脏——北京城,却因一场即将到来的旷世盛典而提前沸腾。天启皇帝特旨:“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这八个字,在大明日报每天的头条出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激起了滔天巨浪。无数怀揣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梦想的英才,从四面八方,如同百川归海,沿着帝国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向着北京汹涌而来。

帝国的血脉——那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四方的水泥官道系统,成为了输送这场热潮的主要动脉。尽管各地路况因财力、地质略有差异,但主干道皆平整坚硬,车马驰骋其上,速度与舒适度远超以往的黄土驿路。

西北方向,烟尘漫卷。

一队约三十余骑,沿着修缮一新的陕西水泥官道,疾驰如风。他们清一色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边军号褂,外罩抵御风寒的皮袄,风尘仆仆,面色黧黑,眼神锐利如鹰,带着边地特有的肃杀与沧桑。胯下皆是耐力极佳的河曲骏马,鞍袋旁挂着制式腰刀,背上负着强弓硬弩。

为首一骑,格外引人注目。此人身高近九尺,虎背熊腰,一脸虬髯犹如钢针般戟张,豹头环眼,开合之间精光四射,顾盼之际自带一股桀骜不驯、仿佛要撕裂一切的野性。他便是张献忠,字秉忠,陕西定边人,原为边军一小旗,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屡立战功,却因脾气火爆、不谙逢迎,始终不得升迁,对上官和军中的积弊深恶痛绝。

“格老子的!这水泥路…真他娘的带劲!”一名年轻骑卒忍不住高声赞叹,马蹄踏在坚硬如铁、平整如镜的路面上,发出清脆急促的“哒哒”声,速度极快且平稳无比,“比咱以前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沟坎坎,强到天上去了!朝廷总算干了件大好事!”

张献忠冷哼一声,声若洪钟,震得身边人耳膜嗡嗡作响:“哼!路是修得不错!可朝廷足额拨下来的饷银,到了咱弟兄们手里还能剩几成? 狗日的喝兵血、刮地皮!层层克扣!老子在前线拿命换军功,他们在后面拿老子的饷银换酒肉婆娘!”他话语粗野,充满了对军中贪腐的切齿痛恨与无奈。但即便满腹牢骚,他内心也不得不承认,这四通八达、平坦坚固的道路,确实展现了帝国强大的动员和基建能力,让他们这些边军悍卒,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抵达京师。“等老子得了功名,掌了权柄,非把这些蛀虫一个个揪出来,剥皮揎草!”他心中暗暗发狠,埋下了一颗未来整顿军纪、严惩贪腐的种子。

运河与铁路并行,水陆交汇。

自杭州、南京、扬州而来的漕船、客船上,挤满了南方的武生。其中一艘装饰颇为考究的客船甲板上,几位衣着华丽、举止优雅的年轻人正凭栏远眺,交谈间带着吴侬软语的腔调。他们多是江南勋贵子弟或巨富商贾之后,家中不仅请了武师传授艺业,更延请西席教授文墨兵法,追求的是文武双全。

“诸位快看!那是什么?”一人突然指着与运河平行的方向,失声惊呼,手中的折扇“啪嗒”一声掉落甲板。

只见一条黝黑的钢铁巨兽,喷吐着滚滚浓烟,发出震耳欲聋、仿佛大地咆哮般的轰鸣,沿着两条闪亮的铁轨,以远超舟船的速度,呼啸着、不可阻挡地碾压过大地,向北飞驰! 其庞大的身躯、无可匹敌的气势,让见惯了楼船画舫的南方子弟目瞪口呆,心生敬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