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朝堂新贵(2/2)
他并不直接抨击时政,而是巧妙地借讲解《春秋》、《资治通鉴》等经典的机会,以史为鉴,寓事于理。
当讲到历代兴衰,他会着重分析君王近小人、远贤臣,乃至后宫干政、外戚擅权所带来的祸患,言辞恳切,引经据典,听得不少忠直老臣频频颔首,也让高踞上座的皇帝偶尔陷入沉思。
当论及储君之道,他便大谈“嫡庶有别,长幼有序”乃国之根本,强调储君德行与才具须配其位,并举前朝因废长立幼、立储不当而导致江山动荡的实例,分析得鞭辟入里。这些话语,如同细密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听者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部分官员对当前太子德行能力的评判,以及对皇室血脉正统性的认知。
‘今日借《史记》吕后旧事,暗讽外戚之祸,观陛下神色,似有所动。’每一次讲学结束,云景然都会在心中复盘。‘下一步,需在吏治考评上再做文章,将淑妃一党那些蠹虫的劣迹,借他人之手,更巧妙地呈于御前。’他行走于翰林院的青石板上,步伐沉稳,心中却运转着惊天的谋划。他深知自己身在虎穴,一言一行皆需谨慎,但为了妹妹芷凝,为了枉死的林家,更为了那个隐藏在暗处、代表着正统与希望的九王爷,他甘愿成为这枚最危险的棋子。
他周旋于各派官员之间,以其不结党、不营私的清流形象,赢得了不少中立派官员的好感与信任。他谨慎地将这些可利用的人脉与探听到的机密消息,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传递给南宫烨。
云景然,这位皇帝眼中值得栽培的未来能臣,正以其无人能及的智慧与隐忍,在帝国的权力中心,为最终颠覆这个腐朽皇座的风暴,积蓄着看似无形、却足以撼动根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