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改良用具(2/2)
“好像……是有点道理?”
他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了不确定和一种被点亮的微光。
“还有握把。”
沈棠继续道,指了指光滑的木柄,
“太滑,使不上劲,手掌容易磨泡。如果能在握的地方缠上几圈吸汗的粗布或者草绳,增加摩擦力,握起来更稳,也更省力。”
赵建国下意识地握了握木柄,感受着那光滑的触感,再想想自己手掌上的老茧和水泡,点了点头:
“这个倒是实在!缠布条子就行,简单!”
“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
沈棠站起身,语气依旧平淡,
“大队长要是不信,可以先找一把旧镰刀试试改改角度,再找个人缠上布条试试效果。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赵建国看着沈棠平静却充满说服力的眼睛,又看了看地上那个简单的示意图,心中那点疑虑被一种强烈的好奇和期待压了下去。
他猛地一拍大腿:
“好!沈知青!就按你说的试试!老王头!”
他朝不远处正在休息的老农王三爷喊道,
“把你那把备用的旧镰刀拿来!”
赵建国的行动力很强。
他立刻找来了的李木匠,按照沈棠说的角度,小心翼翼地将老王头那把旧镰刀的镰刀头向下调整了大约七八度的角度,并用木楔重新固定牢靠。
同时,又在木柄的握持部分,密密实实地缠上了好几圈厚实的粗麻布条。
这把改造过的镰刀,看上去有点怪怪的,尤其是那个调整过的角度,让用惯了传统镰刀的人看着就别扭。
“来来来,都过来看看!”
赵建国拿着这把改造镰刀,招呼着附近几个小队的小队长和几个干活经验丰富的老农,包括之前对沈棠有看法的王铁柱。
“沈知青提了个想法,说这样改改,割谷子能省力省时。咱们找个地儿试试,眼见为实!”
消息很快传开,不少村民也好奇地围拢过来。
李招娣、刘淑芳等人也挤在人群里,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和看好戏的神情。
“调角度?缠布条?花里胡哨的,能顶啥用?”
“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伙什,还能改错了?”
“我看这沈知青是干活干魔怔了,净整些没用的!”
“赵大队长也是,咋就信了她的话?”
议论纷纷,质疑声占了大多数。
王铁柱更是直接,他嗤笑一声:
“大队长,这玩意儿看着就别扭!能好用才怪了!要我说,还是老老实实用咱们的老法子实在!沈知青干活是快,可这改家伙什……怕是纸上谈兵吧?”
赵建国没理会这些议论,他看向沈棠:
“沈知青,你看……”
沈棠平静地说:
“让王队长亲自试试吧。用这把改过的,和他自己常用的那把,在同一片地里各割一炷香时间,比比谁割得多、割得干净、省力。”
“好!”
王铁柱正想试试这“怪东西”,也想挫挫沈棠的锐气,立刻答应下来,
“比就比!沈知青,要是你这改过的不好使,怎么说?”
“若是不好使,或者不如王队长常用的镰刀,”
沈棠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
“我沈棠接下来半个月的工分,分一半给王队长。
嚯!
人群哗然!
沈棠的工分可是全大队最高的!
分一半给王铁柱?
这赌注可不小!
王铁柱眼睛一亮,觉得胜券在握:“好!爽快!那要是你这玩意儿好使呢?”
“若好使,”
沈棠看向赵建国,
“请大队长考虑,能否在队里小范围推广一下这种改良,让大家秋收少受点累。至于王队长……你手上那张新的‘永久’牌自行车的工业券,归我。”
她早就注意到王铁柱炫耀过那张攒了很久的宝贝工业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