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 第37章 秋收引发职业病

第37章 秋收引发职业病(2/2)

目录

她的腰仿佛不知疲倦的弓,始终保持着最省力也最高效的弯折角度。

她的脚步在泥泞中稳定地移动,每一步都踩在最合适的位置。

“嚓嚓嚓……嚓嚓嚓……”

单调而富有节奏的收割声,在她周围稳定地响起,如同一曲独特的独奏,在嘈杂的田野背景音中,渐渐显出一种令人侧目的韵律。

她割过的身后,留下的是一排排整齐倒伏的谷子杆,断面干净利落,几乎没有掉落的谷穗。

同小队的其他村民,起初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时不时朝她这边瞟一眼。

但很快,他们的眼神就变了。

“哎,老刘,你看那沈知青……”

一个中年汉子直起腰,捶了捶酸痛的后背,指着沈棠的方向,语气带着惊疑。

被称作老刘的村民抹了把汗,眯着眼看去,只见那片被视为“硬骨头”的谷子地里,一道纤细的身影如同不知疲倦的织梭,在金黄的背景上快速推进着,身后留下整齐的“战果”。

而他们这些自诩干活好手的壮劳力,才割了不到三分之一!

“我的老天爷……她…她怎么那么快?腰都不带直一下的?” 老刘倒吸一口凉气。

“邪门了!你看她那镰刀,使的跟…跟耍花枪似的,又快又准!”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也看呆了。

“乖乖,这城里来的女娃娃,是铁打的不成?这都小半天了,气都不带喘的?”

议论声在第三小队里悄悄蔓延。

原本对沈棠的轻视和看笑话的心态,迅速被震惊和不可思议取代。

王铁柱作为小队长,自然也注意到了。

他皱着眉头,看着沈棠那远超常人的进度,再看看自己和其他队员,心里既惊又疑,还有点不是滋味。

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到了。

村民们纷纷放下镰刀,拿出自带的干粮,窝窝头、饼子就咸菜,找个背风的地方席地而坐,狼吞虎咽地补充体力,同时揉捏着酸痛的腰背和手臂。

沈棠也停了下来。

她没有立刻去吃饭,而是走到自己割倒的谷子堆旁,开始熟练地捆扎。

动作依旧麻利,将一束束谷子杆归拢,用柔软的谷子杆自身拧成“腰子”,快速扎紧,然后整齐地码放成堆。

每一个谷捆都大小适中,捆扎结实,码放得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

做完这些,她才走到田埂边一个无人的角落。

她没有拿出窝窝头,只是拿出一个军用水壶,拧开盖子,小口小口地喝着里面的灵泉水。

清凉甘甜的泉水入喉,迅速滋养着略有消耗的体力,驱散着肌肉的微酸。

她闭目调息片刻,再睁开眼时,眸中疲惫尽消,依旧是一片沉静的清明。

下午的劳作继续。

当其他村民还在为下午的体力发愁,动作明显慢了下来,腰背弯得更低,喘息声更重时,沈棠却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她的速度不仅没有减慢,反而似乎更快了一些!

那“嚓嚓嚓”的收割声,如同不知停歇的鼓点,敲在每一个同队村民的心上,也敲在远处偶尔关注这边的大队长赵建国心上。

沈棠并非只是埋头苦干。

她的眼睛和大脑,在高效劳作的同时,从未停止观察和分析。

她手中的镰刀,是这个时代最普通的农具。

木柄粗糙,握久了手掌生疼,磨出水泡是家常便饭。

镰刀头的角度固定,在收割不同高度、密度的庄稼时,效率差异很大,而且挥动起来需要调动全身力气,对腰部负担尤其重。

割低矮或稀疏的庄稼还好,面对眼前这片密集粗壮的谷子,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肌肉的抗议。

“效率低下,人体工学设计不合理,材料强度不足导致易钝需频繁打磨……”

沈棠的脑海中,如同精密的计算机,瞬间列出了这把原始镰刀的诸多缺点。

末世前的军工科研经历,让她习惯于从效率、损耗、人机功效等角度去审视一切工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