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土地测量术(2/2)
郑伟让人请来云朝的矿师,根据地图上的矿脉标注,在洛林开了三座新矿。他们用蒸汽绞车代替人力,用高炉炼铁,炼出的熟铁又韧又硬,不仅能造农具,还能做蒸汽机车的齿轮。法国铁匠们跑来学习,看着云朝工匠用焦炭炼铁,炉膛里的火苗蓝得发颤,都啧啧称奇。
“这铁能打炮吗?”路易十一的军事顾问摸着一块熟铁,眼睛发亮。法国的火炮总爱炸膛,就是因为铁不够好。
“不仅能打炮,还能造更好的测绘仪器。”郑伟让人拿出用洛林铁做的经纬仪,刻度比铜制的更清晰,“等全国地图画好,你们的军队调防、商队运货,都能少走冤枉路。”
测绘队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在巴黎圣母院的塔尖上架起经纬仪,测出全城的坐标;在加来海峡边,算出潮汐涨落与海岸线的关系;甚至给每个城镇都定了经纬度,标在地图角落——这在欧洲还是头一回。
有次,测绘队在布列塔尼遇到暴雨,木杆被风吹倒,经纬仪也淋了雨。当地的农民冒雨帮他们扶木杆,还把牛棚让出来烘干仪器。“你们画的图,能让我们知道种子该什么时候种,船该什么时候出海,是好事!”老农说着,递来一碗热苹果酒。
半年后,法国全国地图终于完成。整幅图用十二张羊皮纸拼接而成,展开能铺满半个宴会厅。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曲折、城镇的位置,都精确得像用尺子量过。路易十一让人把地图挂在作战室,每次议事都要对着图指指点点:“从这里调兵到洛林,走这条新修的路,比以前快两天!”
郑伟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铁矿、道路、驿站,心里清楚,这张图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让云朝的铁矿开采有了方向,也让法国见识了精确测量的力量——就像三角测量法的三个点,云朝的技术、法国的资源、彼此的需求,三点连成一线,才能画出最稳固的合作图景。
离开巴黎前,路易十一送给郑伟一件礼物:用洛林铁打造的地球仪,上面用中法两国文字标注了主要国家。“这上面,云朝和法国离得很远,”国王转着地球仪,“但有了准确的地图,再远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
郑伟回赠了一套测绘工具,包括改良后的经纬仪和算盘。“以后你们自己测绘时,用这个更准。”他说,“土地不会变,但测量它的方法,会越变越好。”
测绘队的木杆又立在了新的土地上。这次,他们要去荷兰测量海岸线,为同盟国的商船绘制更安全的航线。赵衡调整着经纬仪,阳光透过镜片,在纸上投下细小的光斑,像颗颗精准的坐标点。
他知道,这些点终将连成线,线终将连成面,最终画出的,不仅是山川河流的轮廓,更是不同文明在互相学习中,共同丈量出的未来。就像洛林的铁矿,原本沉睡在地下,因为一次测量、一次合作,终于能被锻造成连接彼此的铁器,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出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