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278章 伦敦的羊毛市场

第278章 伦敦的羊毛市场(2/2)

目录

“你们不仅会造船,还会做生意!”威廉拍着大腿,语气里满是佩服,“我们织呢绒要三个月,你们两个月就能织好,还能印上花纹,连法国的贵族都抢着要。”

郑伟正在仓库旁的空地上看新到的织机。这是英国工匠按云朝图纸改良的,多了两个踏板,能织出带格子的花纹。几个英国织工正跟着云朝师傅学习,手指在踏板上翻飞,织出的呢绒既有英国羊毛的厚实,又有东方的对称花纹,看得威廉直咂嘴:“这手艺,怕是能卖上丝绸价!”

羊毛中转站的生意越做越大。从苏格兰来的牧羊人赶着羊群,直接把羊赶到中转站旁的屠宰场,剪了毛就卖;伦敦的裁缝们则天天守在门口,等着买云朝运来的呢绒边角料,说“哪怕是边角料,织出来的马甲都比别家的挺括”。

有次,佛兰德斯的纺织商派人来捣乱,说云朝人哄抬羊毛价,想把他们挤出市场。威廉却第一个站出来反驳:“云朝人给的价公道,还教我们改良牧场,现在我们的羊毛比以前细三成,这是好事!”其他商人也跟着附和,把捣乱的人轰了出去。

郑伟听说后,特意请威廉来中转站喝茶。青花瓷杯里泡着龙井,清香混着羊毛的气息,竟有种奇异的和谐。“其实我们赚的不是差价,是效率,”郑伟指着窗外忙碌的码头,“蒸汽船快,织机快,商路顺,自然能多赚些。以后我们可以合作,你们养更好的羊,我们织更好的呢绒,一起赚欧洲的钱。”

威廉举着茶杯,眼睛亮得像羊毛堆里的银便士:“好!我这就联合牧场主,按你们说的法子改良品种,保证明年的羊毛更细、更长!”

秋末的一天,第一船云朝织的英国羊毛呢绒运抵伦敦。码头边挤满了人,当工人们掀开货舱的帆布,露出那些红的、蓝的、带着格子花纹的呢绒时,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威廉伸手摸了摸,呢绒厚实得能挡寒风,却又软得能塞进袖袋,比他见过的任何呢绒都好。

“这哪是呢绒,是能穿的云彩!”一个老裁缝激动地说,当场就订了十匹,说要给国王做冬衣。

郑伟站在码头上,看着呢绒被装上马车运往各地,心里清楚,这羊毛的旅程还没结束——从英国的牧场到云朝的织坊,再回到欧洲的市集,这一来一回,织进去的不只是羊毛,还有不同国家的手艺、商路的顺畅,以及人心的相通。

威廉非要请郑伟去酒馆喝麦芽酒。酒馆里,穿粗布衫的织工、戴高帽的商人、扛着羊毛的脚夫挤在一起,都在说云朝的呢绒有多好。有人唱起新编的歌谣:“泰晤士河水流呀流,羊毛堆成楼;云朝船儿走呀走,呢绒卖欧洲……”

郑伟听着歌谣,喝着微苦的麦芽酒,觉得这味道里,竟有几分羊毛的暖、织机的响,还有码头石板路上,不同脚步声交织的热闹。他知道,伦敦的羊毛市场,从此会多一道东方的印记——那是红漆打的云朝印记,也是不同文明在生意里,磨出的最温润的光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