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海图成卷(2/2)
皇帝抚掌赞叹:“说得好!”他拿起朱笔,在南海诸岛的红圈旁又添了几笔,“朕看这海图,比前朝的《郑和航海图》更精细,更有用——那图多记风物,你这图,记的是民生与疆土。”
这话说到了郑伟心坎里。三年来,测绘队员们不光用六分仪测纬度,还用脚步量岛礁,跟渔民学潮信,甚至冒着台风去标记暗礁。有个叫李衡的测绘官,为了测西沙的水深,差点被鲨鱼拖走,腿上留了道半尺长的疤,却笑着说“值了,以后船就安全了”。
“陛下,”郑伟从怀里掏出本厚厚的日志,“这是测绘队的《探海录》,记着每日的风浪、鱼群、土人习俗,可作海图的补充。比如这页写着‘南沙五月多龙卷风,船需避于永暑礁背风处’,都是队员们用性命换来的教训。”
皇帝接过日志,翻开一页,见上面画着条怪鱼,旁边注着“此鱼名马鲛,群游时预示台风将至”,忍不住笑道:“你们连鱼都观察了?”
“渔民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比仪器还准。”郑伟答道,“我们把这些都记下来,让后来的水手既能看星辨向,也能观鱼知险。”
殿内的大臣们都围过来看海图,啧啧称奇。户部尚书摸着胡须道:“有此图,商船就能放心走南海商路了,今年的关税定能翻番。”兵部尚书则盯着航线标记:“以后剿海盗,按图索骥,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瞎转悠了。”
皇帝将海图卷好,郑重地交给内侍:“拿去御书房裱好,再拓十份,分送兵部、户部、海政司,让各地官员都学学——守海疆,不光要靠船炮,还得靠这脚踏实地的测绘功夫。”他看着郑伟,目光里满是赞许,“郑爱卿,你说这海图能保海疆无忧吗?”
郑伟躬身道:“海图能保一时安稳,要想长久无忧,还需代代人维护——灯塔要修,煤栈要补,航线要随沙洲变迁而改。臣已让海政司设‘海图馆’,每年派队员出海复测,确保图上的每一笔都精准无误。”
“好一个‘代代维护’!”皇帝龙颜大悦,“朕准了!海图馆的经费,户部优先拨付。朕还要下旨,让国子监选些懂算术的生员,去海图馆学习测绘,将来接替你们的班。”
走出乾清宫时,夕阳正斜照在角楼上,给琉璃瓦镀上一层金红。郑伟回头望了眼那扇紧闭的朱门,仿佛还能看见《云朝海图》在案几上铺开的模样——那不仅是一张图,更是无数双望向大海的眼睛,是无数双手在浪涛里扎下的桩子。
他知道,这卷海图的完成,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往后,会有更多的人捧着它出海,会有更多的灯塔照着它标记的航线,会有更多的笑声,从那些曾经被海盗惊扰的港口里传出来。
寒风卷着雪沫子吹过,郑伟紧了紧衣襟,脚步轻快地往宫外走。他得赶紧回海政司,告诉那些还在岛上守塔、在船上测绘的弟兄们——他们画的海图,皇上满意,海疆,也真的要靠它来守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