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215章 云朝启新篇

第215章 云朝启新篇(2/2)

目录

“现在不用了。”曹林望着城楼下新开的药铺,伙计正往橱窗里摆药瓶,标签上“退烧药”三个大字清清楚楚。“上个月扎木合来信,说部落里盖了学堂,孙子在学算学,还说要考太学。”他从怀里掏出那本磨破了角的《云朝法典》,指尖抚过“民为邦本”四个字,纸页上还沾着当年的药渍,“那时觉得,能让孩子不发烧、能让牧民吃饱饭,就是天大的事。”

秦先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药铺旁的铁匠铺正叮叮当当打农具,铺子里的“新式犁”比旧式的轻一半,犁头闪着钢光。街对面的布庄挂着西域的绸缎、江南的棉布,掌柜的正用算盘算账,旁边的小伙计捧着《商律》,说要学“新式记账法”。雪落在这些屋顶上,像给好日子盖了层棉被,暖烘烘的。

“陛下,”秦先生轻声说,“您当年在北境说的‘天下’,就是这样了吧?”

曹林终于转过身,雪落在他的眉梢,没化。他望着远处雪地里的孩子们,炭笔还在动,“云朝万岁”四个字被描了又描,变得胖乎乎的。“不,”他摇摇头,声音里带着笑意,“这只是开头。”

正说着,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悠长而响亮,像从地心钻出来的春雷。那是陇海线的第一列客运火车,载着西域的商人和蜀地的学子,正往洛阳来。车窗里探出几张笑脸,挥着帽子,像在跟这座城打招呼。

孩子们被汽笛声吸引,扔下炭笔往铁路那边跑,雪地上的字被踩得乱七八糟。先生在后面追,喊着“慢点跑”,自己却笑得直不起腰。曹林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怀里的《云朝法典》不再沉甸甸的——那些条文、那些规矩,终究是长出了血肉,变成了孩子们的笑声,变成了铁匠铺的叮当声,变成了火车轮轨的撞击声,在这个冬至的雪天里,活得热气腾腾。

秦先生望着他的侧脸,突然明白——所谓“新篇”,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豪言,是藏在老人捏银元的指缝里,在孩子踩乱的雪字里,在火车汽笛与驼铃声的和鸣里,一点一点,铺成了脚下的路。

雪还在下,可谁都不觉得冷了。城头上的风卷着雪沫子,像是在唱一支歌,唱给那些曾在寒夜里奔波的人,唱给那些正在雪地里奔跑的孩子,也唱给往后的日子——那些被期待着、被创造着、热气腾腾的日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