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商帮联九州(2/2)
掌柜们顿时炸开了锅。王百川让人取来笔墨,在章程上第一个画了押;张老板叫账房先生当场开银票,先付一万两定金;李掌柜则让人快马回广东,叫茶行先备着货,“等铁路通了,第一趟火车就运最好的普洱!”
开工那天,太行山的工地上,晋商的石匠们抡着大锤凿山,钢钎撞在岩石上,火星溅在黑煤上,像撒了把星子。王百川站在山头上,看着徽商运来的楠木顺着临时修的栈道往下滑,粤商派来的铁匠正在锻造铁轨扣件,突然觉得,这比当年在票号里赚银子踏实多了——以前赚的是差价,现在铺的是路,路通了,生意才能活。
江南的长江边,张老板正指挥着工匠们搭脚手架。徽商的木排从上游漂下来,排上站着粤商派来的工程师,拿着图纸教大家怎么打桥桩:“这是‘沉井法’,北境的黄河大桥就这么修的,能抗住洪水!”江风把他的粤语吹得有点散,可工匠们听得认真,连撑船的老把式都凑过来,说要学这新法子。
岭南的铁轨厂里,李掌柜盯着刚轧出的铁轨,用卡尺量了又量。旁边的晋商账房正在核账:“这批铁轨运到山西,加上运费,成本比咱们预想的低两成。”李掌柜笑着给山西来的煤商递茶,“等铁路通了,您的焦煤运到佛山,我让铁厂给您提价一成!”
一年后,铁路铺到了黄河边。晋商的煤车、徽商的布车、粤商的茶车,第一次并排停在站台上,车头上都插着“九州商会”的旗子。王百川、张老板、李掌柜站在铁轨上,看着第一列试运营的火车鸣笛驶过,煤块、绸缎、茶叶在车厢里安稳地躺着,像一群终于握手言和的老朋友。
“以前各做各的生意,互相拆台,”张老板摸着发烫的铁轨,“现在联起手来才知道,铁路通到哪儿,生意就能做到哪儿。”
李掌柜望着火车消失在远方,那里是岭南的方向:“等全线通车了,我请你们去喝早茶,用山西的煤烧火,江南的绸缎铺桌,咱三家的东西凑一桌,才叫真正的‘九州味’。”
王百川哈哈大笑,从怀里掏出个账本,上面记着新的生意计划:“我已经跟北境的机器局说好,用咱们的煤换他们的织机,运到江南让张老板的布庄先用,再运到岭南,教那边的姑娘织新花样——这才叫‘生意联九州’!”
夕阳把铁轨染成了金红色,像条连接南北的项链。远处的火车站里,各地的商人正围着商会的伙计订舱位,山西的煤要去广东,江南的布要去山西,岭南的茶要去江南,账本上的数字越算越热闹,像首永远唱不完的合奏曲。
护城河边的柳树已经绿透了,会馆的正厅里,那三样东西还摆在桌上:煤块沾了点铁轨的锈,绸缎绣上了火车的图案,茶叶罐上印着新的商路图。三大商帮的掌柜们还在商量着往西北、西南修铁路,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却再也不是为了抢生意——他们知道,这九州大地,本就是一张连在一起的大网,网住了煤铁,网住了绸缎,也网住了天下商人最实在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