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99章 商帮联九州

第199章 商帮联九州(1/2)

目录

洛阳城的三月,刚过了惊蛰,护城河边的柳丝就抽出了嫩黄的芽。往日里门庭若市的晋商票号、徽商布庄、粤商茶行,今天却都歇了业,掌柜们带着账房先生,踩着青石板路往城西的会馆赶——那里要开一场不同寻常的会,晋、徽、粤三大商帮的头领要聚在一起,商量件比抢生意更要紧的事。

会馆的正厅里,八仙桌上摆着三样东西:山西的煤块、江南的绸缎、岭南的茶叶。晋商头领王百川摸着油光的辫子,看着对面的徽商张老板,眼神里还带着点往日的较劲。去年在江南,两家为了争夺漕运份额,差点在码头动了手;粤商李掌柜则端着功夫茶,茶盏盖“叮叮”敲着碗沿,心思却在桌下的铁路图纸上——那是他托人从北境机器局弄来的,上面标着从山西到广东的虚线,像条蜿蜒的银蛇。

“王掌柜,”张老板先开了口,绸缎庄的算盘珠子在他袖袋里硌得慌,“去年漕运的事,是我徽商占了先,我认个不是。”他从怀里掏出本账册,推到王百川面前,“但您看,山西的煤要运到江南,靠马车走三个月,损耗三成;江南的布运到岭南,漕船得绕半个月,成本高得吓人。咱们斗来斗去,钱都让镖局、船行赚了去。”

王百川没接账册,却拿起那块黑亮的煤:“张老板这话在理。我山西的焦煤,炼铁轨最好,可运不出太行山,只能卖给本地窑厂,一斤赚两文;要是能运到广东,供那边的铁厂,一斤至少赚五文。”他顿了顿,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李掌柜,“李老板,您岭南的茶叶,要是能顺着铁路往北运,不用再怕受潮发霉,是不是能多赚三成?”

李掌柜“啪”地放下茶盏,眼睛亮了:“王掌柜说到点子上了!上个月我发往山西的乌龙茶,半路上遇着连阴雨,霉了一半,心疼得我直掉秤。要是有铁路,火车有棚,三天就能到太原,损耗能降到一成!”他把桌下的图纸铺开来,“你们看,北境军的工程师说了,从山西阳泉到广东佛山,修条铁路,过黄河,穿长江,不用绕路,全程两千八百里,货运时间从两个月缩到十天!”

图纸上的线条穿过山川河流,在山西标着“煤”,江南标着“布”,岭南标着“茶”,交汇处画着个小小的火车头。三大商帮的掌柜们围过来看,指节敲在图纸上,发出“咚咚”的响,像在敲算盘,又像在敲自己心里的小九九。

“修铁路要多少钱?”有个年轻的晋商账房忍不住问,手里的算盘噼里啪啦响起来,“我算过,一公里铁轨得耗铁三百斤,还得架桥、开山……”

“钱的事,咱们三家凑!”王百川拍了桌子,晋商票号多,最不缺的就是现银,“我晋商出三成,负责山西段的山地工程,咱们有的是开矿的石匠,凿山没问题。”

张老板立刻接话:“徽商出三成五!江南的木商、石匠都听我的,长江大桥的木料,我包了!”

李掌柜笑了,露出两排白牙:“粤商出三成五!岭南的铁厂能打铁轨,工匠也熟,佛山段的铺轨我来盯着。”他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还得请中央军派些兵来护着工地,别让山匪捣乱——这钱,咱们三家平摊。”

正说着,会馆的门被推开,洛阳知府带着工部的官员走进来,手里捧着新印的“商会章程”:“三位掌柜,朝廷准了你们的呈文!成立‘九州商会’,官商合办这条‘晋粤铁路’,税银三年减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