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92章 工坊兴百业

第192章 工坊兴百业(2/2)

目录

隔壁的纺纱车间更热闹。蒸汽纺纱机“呼呼”地转着,棉线从锭子上抽出,像无数条银丝缠绕,速度快得连成一片模糊的光晕。“以前纺车摇得胳膊酸,一天纺四两线就不错了,”负责看机器的王大娘往锭子里续着棉花,“现在这机器,一个人能看三台,一天出十斤线,够织布机织三天的。”她指着墙上的产量表,上面用红笔写着“本月超产三成”,旁边画着朵大红花。

工厂后院的货场里,搬运工们正把打包好的棉布、钢板装上火车。蒸汽火车头喷着白雾,司机探出身子喊:“苏州的布发往洛阳,洛阳的钢板发往漠河,都赶得上月底交货!”货场管事拿着账本核对:“这批布要做漠河铁路工人的冬衣,那批钢板是给岭南修铁桥的——你看这工坊一兴,南北的货就活了,咱工人的工钱也跟着涨,上个月我家小子还说要去读机器学堂呢!”

纺织厂的食堂里,女工们正捧着粗瓷碗吃饭,话题离不开新机器:“听说上海那边又出了‘自动络筒机’,缠线都不用人管”“我男人在钢铁厂,说他们要换‘水力轧钢机’,比蒸汽的还省煤”……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们脸上,混着饭菜的香气,每个人的眼里都亮闪闪的——那是对日子越过越旺的盼头。

傍晚时分,洛阳钢铁厂的高炉渐渐降温,苏州纺织厂的机器也停了轰鸣。火车鸣着汽笛驶出车站,车厢里满载的钢板和棉布,正沿着铁轨去往四面八方。铁轨下的枕木,是江南的硬木;织布机上的钢梭,是洛阳的精钢——这跨越千里的“协作”,全因工坊里的蒸汽机转得欢,机器的齿轮咬得紧。

老工匠李师傅站在钢铁厂门口,看着铁轨延伸向远方,突然想起年轻时师傅说的“百业兴,天下安”。他摸了摸刚轧好的钢板,冰凉的金属上还带着机器的温度,心里琢磨着:“这机器啊,不光是省力气,是真能让日子滚着往前跑呢。”

远处,机器学堂的灯亮了,年轻人们正围着图纸讨论,笔尖在纸上画着更复杂的齿轮——明天,又会有新的机器在工坊里转起来,带着百业往更旺的地方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