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84章 书院遍九州

第184章 书院遍九州(2/2)

目录

曹林指尖拂过画纸,想起五年前初到北境时的场景。那时他在草原上遇到个牧民少年,对方举着弯刀问他:“你们中原人,是不是觉得我们是蛮夷?”他当时答不上来,只觉得那少年眼里的戒备像淬了冰。可现在,漠北分院的名册里,帖木儿的同桌就是个中原铁匠的儿子,两人在作业本上互教对方说蒙古语和汉语,字里行间全是“他教我打铁,我教他套马”的得意。

“把这个贴到议事厅去。”曹林把画递给属官,“让新来的官员都瞧瞧。”他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洛阳城正飘着细雨,国子监的方向传来朗朗书声,混着不远处工坊的打铁声,竟格外和谐。

卷宗里掉出一张字条,是西域分院先生写的:“昨日阿依莎带了西域的葡萄种,学生们在书院后园试种,说要让洛阳也长出甜葡萄。”曹林笑了笑,想起自己刚推行书院制时,有人骂他“胡闹”——士族说“农夫之子岂能与书香门第同堂”,边疆将领担心“异族子弟读书多了会生乱”。可现在,漠北的孩子在课本上写“我的家在云朝漠北”,江南的孩子在作文里写“西域的葡萄真甜,要种满中原”。

他随手翻开一本教材,扉页上印着的“天下一家,四海同源”早已被孩子们翻得卷了边。有个孩子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批注:“先生说,这就是‘家’的样子。”

琼州的夕阳把书院的影子拉得很长,阿明背着书包往家走,书包里装着先生给的新课本,封面上印着火车和椰子树。阿爸跟在后面,手里拎着刚摘的椰子,突然说:“明儿,教阿爸写‘云朝’两个字。”

阿明停下脚步,惊讶地看着父亲——以前阿爸总说“我们黎族”“他们汉人”,从不碰汉话。他蹲下来,用贝壳在地上写,阿爸笨拙地跟着画,贝壳尖在泥地上戳出一个个小坑,像在种一颗颗种子。

“先生说,”阿明仰起脸,夕阳落在他齿间,亮晶晶的,“火车跑起来的时候,所有地方就都连起来了。”

阿爸没说话,只是把椰子往儿子怀里塞了塞,好像这样就能把那句没说出口的“好”藏进沉甸甸的果香里。远处的书院还亮着灯,老秀才正借着月光改作业,他的教案本上,“槟榔叶防虫害法”旁边,又添了苗族学生教的“青蒿驱蚊方”,墨迹新鲜,像刚从土里冒出来的嫩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