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学堂里的琅琅声(2/2)
正说着,一个小脑袋从墙头上探出来,是狗剩——他忘带了先生让背的《农桑要术》,翻墙回来取。看见曹林,吓得赶紧缩脖子,却被曹林笑着摆手叫住:“书落哪了?我让侍卫给你取。”
狗剩红着脸指了指教室窗台上的蓝布包:“谢……谢北境王。”他刚要跳下去,又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烤得焦黄的麦饼,往墙外递,“俺娘烤的,加了新收的芝麻。”
曹林接过来,麦饼还带着余温,芝麻的香混着阳光的味道,让人心里暖烘烘的。他掰了一半递给小皇帝,自己咬了一口,粗粝的口感里藏着甜——比御膳房的糕点更实在。
墙内的念书声又起,这次念的是“丈量土地”的法子。周先生在黑板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田字格,教孩子们怎么算“一亩地能种多少棵玉米”。小石头听得最入神,手里的铅笔在纸上画满了小格子,仿佛已经看见来年的玉米杆子长得比人高,穗子沉甸甸的压弯了腰。
丫蛋偷偷把自己的毛笔借给小石头用,两人头挨着头看课本上的插图——画着农夫在田里插秧,旁边写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丫蛋小声说:“俺爹说,驰道修通了,新稻种下个月就能运到,先生说能多收三成呢。”
小石头点点头,把“三成”两个字写在手心,像攥住了个金元宝。
墙外的小皇帝突然指着远处,眼睛亮晶晶的:“曹叔叔你看!那不是李尚书家的小公子吗?他也来了!”曹林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锦缎袍子的小男孩正被门房领进去,手里的书套是上等的杭绸,却怯生生地跟在狗剩身后——以前在宫里宴席上见过,这孩子见了谁都躲,没想到也来这书院了。
“宗室子弟也得来学。”曹林笑道,“不然以后怎么跟百姓打交道?总不能连自家田庄的收成账都看不懂吧?”
小皇帝似懂非懂,却跟着墙内的声音念起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小奶音混在几十声念诵里,像颗甜甜的糖,融进了这满院的书香里。
日头渐渐升高,书院的烟囱升起炊烟,飘出淡淡的米香——那是学堂给孩子们准备的午饭,糙米饭配着腌菜,管够。孩子们的念书声渐渐歇了,取而代之的是碗筷碰撞的叮当声,夹杂着谁被米粒呛到的咳嗽声,热闹得像个大集市。
曹林牵着小皇帝转身离开,麦饼的芝麻香还在舌尖打转。他回头望了一眼,朱漆大门上的“建安书院”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块沉甸甸的基石,压在京城的土地上,也压在每个孩子的心坎里——从今天起,这里的琅琅声,会像种子一样,撒遍这天下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