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61章 砖瓦生财

第61章 砖瓦生财(2/2)

目录

施工队分成了五个组,一组负责平整路基,二组负责搅拌水泥,三组负责铺路面,四组负责架桥,五组负责后勤。周边村子的民夫们被分到各组,跟着工匠学手艺:怎么把水泥和沙子按比例拌匀,怎么用木抹子把路面刮平,怎么在水泥没干时撒上细砂防滑。有个年轻时学过石匠的村民,居然琢磨出用碎石子给路面压纹,既好看又防滑,被王二柱赏了五十文,乐得他逢人就说“断云寨的活计,干着舒心”。

水泥路修到一半时,水泥坊的产量跟不上了。原来的三座窑每天能烧出二十吨水泥,现在要供施工队、外乡订单、盖房需求,天天供不应求,工匠们三班倒着烧,还是有人拿着银子在窑外等。

“必须扩产!”曹林当机立断,让人在水泥坊旁再建五座窑,用新的窑型(他画的图纸,模仿现代的轮窑),烧一次能出三十吨水泥,还省柴火。又从周边村子招了五十个村民当学徒,由老工匠带着学配料、看火候,管吃管住,每月还发工钱。

新窑点火那天,曹林去看了看。烟囱比原来高了三丈,黑烟直冲天,窑工们用他设计的铁铲翻料,比原来的木铲快一倍。老窑工抹着汗笑:“大当家,这新窑烧出来的水泥,硬度比原来还高,泡在水里三天都没事!”

水泥够了,水泥路修得更快。穿过山坳时,民夫们用水泥砌了挡土墙,防止塌方;跨过小河时,工匠们架起了三孔水泥桥,桥面能过两匹马拉的大车。临江府的码头管事来看过两次,摸着路面的水泥直咋舌:“这路比青石还硬,怕是能走一百年!”

七月流火时,五十里水泥路终于修到了临江府码头。通车那天,曹林让人赶了十辆装满青砖的马车走在前面,车轮碾过路面,连点尘土都没扬起来。周边村子的民夫们站在路边,看着自己亲手修的路通向远方,有人忍不住哭了——他们这辈子,还是头回参与这么大的工程,还是条能让子孙后代都受益的路。

码头的盐商、绸缎商们早就等在路边,见马车顺利抵达,立刻围上来:“曹大当家,咱的仓库啥时候动工?材料就用断云寨的,价钱好说!”

曹林笑着点头:“施工队这就派过去,保证冬天前让你们的货能进新仓库。”他转头对王二柱说,“记着,给外乡盖房的工钱,也按市场价算,别亏了弟兄们。”

夕阳下,水泥路像条灰色的带子,一头连着聚宝市的烟火,一头系着临江府的码头,河面上的船帆远远望去,像是要顺着这条路驶进断云寨。曹林站在桥头,看着往来的马车、挑担的商贩、嬉笑的孩子,心里清楚:这条路修的不只是路,是断云寨的势力范围,是和外乡的利益纽带,是让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

水泥坊的新窑还在冒烟,施工队的号子又响了起来,周边村子的民夫们扛着工具,跟着队伍往临江府去——那里有新的活计,新的工钱,还有新的日子在等着他们。而断云寨的青砖水泥,就像撒出去的种子,沿着这条路,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扎下根,长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