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帝国图谱(1/2)
聚义楼的档案室里,老秀才正用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地图,案头堆着从各州府商人那里换来的方志、舆图,最上面是曹林让人抄录的《大胤会典》片段——上面记载着这个名为“大胤”的帝国的基本脉络。
“大胤立国三百载,如今在册人口约六千三百万。”老秀才推了推老花镜,指着地图上的疆域,“说是在册,实际怕是更多,流民、隐户没算进去,像咱们断云寨接收的近千流民,官府账上就没记。”
这个数字让曹林有些惊讶。他原以为乱世人口凋零,没想到仍有如此规模。老秀才又道:“人口多集中在中原腹地,像咱们这边的青州府,算上各县,总人口也就八十万,还不及中原一个大州的零头。”
谈及邻国,老秀才的笔触顿了顿,在地图边缘画出几个模糊的轮廓:“帝国四周不太平。北面是黑石部为首的草原七部,善骑射,年年秋高马肥时就来劫掠,去年还攻破了北边的云州府;西面是流沙国,沙漠里的部落联盟,靠驼队通商,也时而来边境抢粮;南面是百越诸族,散居在山林里,不服王化,官府也懒得管;东面是大海,有倭寇袭扰沿海州县,去年临江府就遭了祸。”
曹林在地图上圈出断云寨的位置,指尖往下移:“那咱们大胤有多少省府?”
“共设十二省,每省下辖七到十个州府,州府再管县、镇。”老秀才点着地图,“咱们断云寨,说起来隶属青州府清溪县清溪镇——听着绕,其实是‘省-州-县-镇’四级。青州府属北境三省之一的‘燕云省’,燕云省辖青州、云州、朔州三府,咱们青州府在燕云省的东南角。”
他用狼毫笔在青州府周围点了几个墨点:“青州府东边是临江府,属江南省,那边水网密布,富得流油,就是倭寇闹得凶;西边是云州府,去年被黑石部打残了,现在归燕云省直接管,乱糟糟的;南边是豫州府,属中原省,产粮多,官府管得也严;北边就是草原,黑石部的骑兵三天就能摸到青州府地界。”
这个位置,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曹林看着地图,青州府像块楔子,插在中原与草原之间,既是抵御黑石部的前线,又是中原与北境通商的要道——聚宝市能这么快兴旺,或许正沾了这“咽喉”位置的光。
“青州府下辖六县,清溪县是最南的一个,咱们清溪镇又是清溪县最靠北的镇,再往北就是山区,官府懒得派人管,才让咱们断云寨有了空间。”老秀才补充道,“县太爷在县城里享福,镇里只有个巡检司,带着十几个衙役,平时就管管收税、抓抓小偷,咱们扩寨子、修集市,他们假装没看见。”
这话曹林信。上次李大人来犯,清溪县的县太爷连面都没露,事后才派人送了封“慰问信”,说白了就是不想掺和断云寨与省府的恩怨。
谈及各州府对断云寨的态度,老秀才放下笔,叹了口气:“临江府的商人爱来,是看上咱们的货;云州府的流民往这跑,是因为没地方去;豫州府的官老爷们,私下里买咱们的玻璃器,明面上却说咱们‘目无王法’;至于北边的黑石部,探子早就来过,估计在琢磨怎么抢咱们的铁矿和火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