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3章 山河之险

第13章 山河之险(1/2)

目录

断云寨扎根的云断山,搁在朝廷的舆图上,不过是西南边陲一道不起眼的褶皱,可真要踏足其间,才知这山的厉害。

从清溪镇往西南走三十里,便是云断山的入口。一道天然峡谷像被巨斧劈开,两侧崖壁直上直下,最窄处仅容两人并行,正是断云寨的第一道屏障“一线天”。当年曹猛带着弟兄们在此落脚,正是看中了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峡谷尽头的老槐树下,便是那块刻着“断云寨”的青石刻牌,牌后藏着三道暗哨,稍有异动便会敲响铜锣。

穿过峡谷,地势豁然开朗。数十间木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演武场、铁匠铺、粮仓沿着山腰铺开,最高处是曹猛的议事厅,推窗便能俯瞰整个山寨。往深处走,黑风口的断崖藏着铁矿,后山的密林里盛产药材,几条隐蔽的山道蜿蜒通向不同的集镇:往东是清溪镇,往南是临江城,往西则连着黑石镇,像一张铺开的网,将断云寨与周遭的烟火气连在一起。

曹文的书房里挂着幅泛黄的《西南舆图》,曹林常对着图发呆。云断山虽偏,却卡在三州交界的夹缝里,官府的管辖权在这里本就薄弱,加上山路崎岖,向来是朝廷鞭长莫及之地。可这“偏僻”也是把双刃剑——往北一百多里,便是横亘东西的界山“苍狼岭”,翻过岭,就是游牧民族“黑石部”的地盘。

“黑石部的人,是喝狼奶长大的。”曹烈每次说起这个部族,独眼里总会泛起冷光。他年轻时在边关当兵,与黑石部打过三年仗,左臂上那道深可见骨的伤疤,就是被黑石部的弯刀划的,“他们不种庄稼,不做生意,靠放牧和抢掠过活。秋末草枯了,就翻过苍狼岭来抢,牲畜、粮食、女人,什么都抢,抢完就跑,比山里的狼群还狠。”

曹林在图上量过,从苍狼岭到云断山,直线距离不过百里,快马加鞭一日就能到。去年冬天,就有黑石部的游骑摸到清溪镇外,抢了两家农户的牛羊,若非刘镇将带人追得快,恐怕就要闯进断云寨的地界。

“朝廷不管吗?”曹林曾问曹文。

曹文叹了口气,指着舆图上京城的方向:“当今圣上沉迷修道,朝堂被奸臣把持,地方官忙着搜刮,谁还管边陲的死活?以前苍狼岭还有驻军,这几年军饷都被克扣了,士兵逃的逃、散的散,剩下的老弱病残,连自己都护不住,哪能拦得住黑石部的铁骑?”

这话并非虚言。听风楼传来的消息,这两年各州府的灾报堆成了山:江南大水淹了良田,西北大旱颗粒无收,可朝廷不仅不赈灾,反而加征赋税,说是要“修观奉道”。清溪镇的百姓私下都说,当今的大胤王朝,就像个熟透了的果子,看着光鲜,内里早已烂透了。

“上个月临江城的知府,把朝廷拨的赈灾粮卖了,换了银子孝敬京里的大官。”曹聪扒着算盘,语气愤愤,“结果城外饿死了几十人,老百姓堵着府衙哭,被兵丁打了出去。这世道,真是没处说理了。”

断云寨虽靠着生意过得安稳,却也能感受到这股衰败的暗流。清溪镇的粮价一年涨了三次,铜钱越来越薄,上面的字迹都快磨没了;去临江城护镖,总能看到沿街乞讨的流民,还有穿着破烂甲胄、靠打零工过活的逃兵。

“这天下,怕是要乱了。”曹猛不止一次在议事时说这话,手里的鬼头刀握得死紧,“黑石部狼子野心,朝廷又昏聩无能,真等苍狼岭的驻军散了,他们铁定会往南打。到时候,云断山就是第一道防线,躲是躲不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