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绣春雪刃 > 第49章 烟雨下扬州

第49章 烟雨下扬州(1/2)

目录

“兰”字如一道惊雷,劈开了重重迷雾,却也将更深的黑暗显露出来。周廷儒亡妾苏映兰,一个早已湮没在尘埃中的名字,竟然通过一支点翠银簪,以如此诡异的方式重新浮现。

北镇抚司内部关于周府的案卷早已封存,镇抚使显然不愿再节外生枝。沈佥事依旧昏迷。我无法通过正规途径申请南下调查,那无异于自我暴露,告诉所有人我仍在私下追查周府旧案,必然引来猜忌甚至杀身之祸。

但我必须去扬州。这支银簪和背后的“兰”字,是唯一的线索,也可能是解开周府案背后真正阴谋、乃至沈佥事遇刺真相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我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或许也与那神秘莫测的“柳姑娘”息息相关。

我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离开京城,且不引起任何怀疑。

机会很快来了。南直隶(南京)镇守太监府发出一份例行公函,请求北镇抚司协查一桩涉及漕运小吏贪墨的陈年旧案,需要派员前往扬州调阅一些旧档。这类跨地域的协查请求通常繁琐且无关紧要,往往被司内视为苦差,无人愿往。

我主动向分管文案的一位千户请缨,表示愿往扬州公干。那千户正为此事头疼,见我这个新晋的“试百户”如此“识趣”,自然乐得成全,很快便办理好了公文勘合,甚至还好心地批了少许盘缠。

一切准备就绪。我没有携带任何与北镇抚司明显相关的物品,那身试百户的官服也压在了箱底。我换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衫,扮作一个赴外地公干的低阶吏员,背上简单的行囊,那支点翠银簪被我用油布仔细包裹,贴身藏好。

离京那日,天色阴沉,细雨靡靡。我回头望了一眼北镇抚司那森严的门楼,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反而有种脱离牢笼、奔赴未知的决绝。

一路南下,车马劳顿。越往南走,战争的阴影似乎就越淡,运河两岸逐渐显现出繁华景象。但我无心观赏,脑中不断推演着到达扬州后的计划。

如何查访一个死了可能近十年的官员妾室?从何入手?

周廷儒在扬州老家尚有族人,但经过京中巨变,必然风声鹤唳,难以接近。苏映兰的娘家?她既是才女,娘家或许并非寻常百姓。扬州府衙的旧档?或许能查到她的户籍、婚配记录,但更深的秘密必然无从记载。

我需要一个更隐秘的切入点。

数日后,船只抵达扬州码头。烟雨蒙蒙中的扬州,果然如诗词中所描绘那般,富庶、精致,带着一丝慵懒的颓靡气息,与京城的肃杀截然不同。

我并未立刻前往府衙投文办差,那只是个幌子。我先在城中找了一处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然后开始以游学书生和收购古籍字画为名,在茶楼、书坊、古玩店流连。

我的目标很明确:打听一切与已故周廷儒侍郎、以及其亡妾苏映兰相关的轶事传闻。尤其是那些官面文章不会记录的、流传于市井之间的碎语闲言。

起初几日,并无收获。周廷儒官居京城,其在扬州的老家并非显赫望族,关注者不多。苏映兰的名字更是鲜有人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