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簪中秘(1/2)
那支点翠银簪被我带回北镇抚司的值房,在油灯下反复检视。簪体冰凉,点翠工艺虽有些年头,但保存尚可,孔雀羽的蓝绿色泽在昏黄光线下幽幽闪烁,透着一种陈旧而诡异的美感。
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那道极其细微、几乎与磨损痕迹混为一体的刻痕上。它位于簪身靠近尖端的不起眼处,绝非工匠原刻,而是后来用极细的针尖或刀尖精心划上去的。线条扭曲,组合成一个抽象的图案——确实像一扇扭曲的窗户,或者一道撕裂的缝隙。
这绝非无意划伤,必然蕴含某种信息。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用水浸、用火烤(极其小心地远离点翠部分)、涂抹特殊药水(从徐老头那里弄来的)……刻痕并未显现出隐藏的字迹或地图。
它似乎就只是一个单纯的图案。
一个需要解读的图案。
我铺开一张纸,用炭笔将图案仔细临摹下来,试图从不同角度观察、联想。
扭曲的窗户?裂痕?
在锦衣卫的密语或江湖暗号中,并未见过类似标记。它更像是一种个人化的、临时起意的暗记。
我回想起得到这支簪子的整个过程:王五传递当票 -> 惠民当铺 -> 朝奉那可能存在的异样眼神 -> 这支刻有图案的簪子。
王五背后是周府钱管家的“远亲”(大概率是伪装),钱管家又与“柳姑娘”以及神秘的边军背景有关。
那么这支簪子,是否也与“柳姑娘”有关?是她当掉的?还是与她相关的人?
如果刻痕是“柳姑娘”所留,她想传递什么?给谁?
“窗户”……“裂痕”……
我猛地想起一个地方!
周府!周廷儒书房的那扇窗户!那晚我被女子发现,撞破而出的那扇窗户!
那扇窗户本身并无特殊,但当时的情景——我被发现、交手、仓皇撞窗逃离——不正是一道突如其来的“裂痕”吗?打破了周府表面的平静,也撕裂了某种伪装?
难道这刻痕是指向周府?暗示着那里有未发现的秘密?或者暗示着那晚的事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裂痕”?
但这个联想似乎过于牵强和主观。
又或者,“窗户”和“裂痕”另有含义。
我尝试换一个思路。如果这不是图案,而是某种文字或符号的变体呢?
我仔细观察刻痕的笔顺走向,试图将其分解。那扭曲的线条,隐约有点像某个字的草书或变体……
像是一个“幽”字?还是“隙”字?或者是……
我的目光猛地定格在图案的某个转折处!那里的刻痕稍微深重一点,形成了一个微小的顿点。
这个顿点的位置……如果将其视为起笔……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我拿起簪子,手指仔细摩挲着那道刻痕,感受着那极其细微的力道变化和走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