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许烬沉默脱身,内心良知挣扎(1/2)
巷子里的垃圾桶倒在地上,馊水混着梧桐叶的酸腐味钻进鼻腔,呛得我喉咙发紧。我攥着出租车门把的手紧了紧,皮革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却压不住背后赵琳撕心裂肺的哭喊:“许烬!你别跑!”声音像针,扎得我耳膜发疼,可我不敢回头——一回头,就会被围上来的路人和即将赶到的警察堵住,母亲的透析费就没了着落。
“师傅,麻烦快点,往城西开。”我压低声音,把卡其色衬衫的领口往上拉了拉,遮住手腕的旧伤疤。后视镜里,赵琳还站在原地,米白色外套沾了灰,头发散乱,像只被丢弃的玩偶。周围的人举着手机拍照,闪光灯在夜色里闪个不停,刺得人眼睛发花。我的喉结动了动,掏出手机按灭屏幕,不敢再看,怕再多看一眼,就会忍不住停下脚步。
出租车在高架上飞驰,窗外的霓虹灯模糊成光带,像我这几年的日子——看似光鲜,实则全是谎言织的幻象。手机震了一下,是阿坤发来的消息,带着毫不掩饰的贪婪:“听说你被堵了?没事吧?那500万什么时候分我?”后面跟了个刀的表情,威胁意味十足。我盯着屏幕,手指冰凉,阿坤永远这么急,像条盯着猎物的狼,可我现在没心思管他,满脑子都是赵琳蹲在地上哭的样子,眼泪混着地上的红色颜料,像血,刺得人眼睛发疼。
半小时后,出租车停在城西的老旧小区门口。我付了钱,攥着公文包快步走进楼道,声控灯随着脚步声亮起来,昏黄的光映着墙上的涂鸦,像一张张嘲讽的脸。临时住处的门没锁,我推开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这里是我骗完周琴后租的,没什么家具,只有一张折叠床、一张书桌,还有散落在桌上的高仿画资料,上面沾着咖啡渍,是上次熬夜伪造授权证明时弄的,干涸的痕迹像块丑陋的疤。
我把公文包扔在书桌上,瘫坐在折叠床上,床板发出“吱呀”的响声,像要散架。掏出手机,点开银行App,500万的余额在屏幕上闪着冷光,是赵琳分两次转来的。第一次300万,第二次200万,转账备注都是“购画款”。我的手指悬在屏幕上,突然想起她转完钱后发的微信:“许顾问,麻烦你好好保管画,我等着明年升值的好消息。”当时我怎么回复的?好像是“放心,不会让你失望”——现在想来,这句话多讽刺,像抽在脸上的耳光。
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赵琳的收藏证书,证书上的“特殊印章”在灯光下格外显眼。边缘那道刻痕是阿坤当年刻章时不小心弄的,现在成了最显眼的破绽。我指尖摩挲着印章的纹路,粗糙的触感硌得指腹发疼,突然想起第一次见赵琳时,她看着《孤舟》说“这画的留白像我的坚持”,眼睛亮得像星星。那时候她还没离婚,还没被我骗得一无所有,眼里满是对认可的渴望。
“她只是想被认可,我跟那些欺负我的人有什么区别?”我对着镜子自语,镜中的人脸色苍白,眼底满是红血丝,卡其色衬衫上还沾着赵琳抓出的褶皱,手腕的旧伤疤露在外面,像个耻辱的印记。16岁那年,黑中介骗走我2万积蓄时,我也是这样蹲在桥洞下哭,骂这个世界“只认衣冠不认人”,可现在,我却成了自己最恨的人。
镜子里的人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我掏出烟,点燃一支,烟雾缭绕中,当年的画面又浮上来:桥洞的风裹着雪吹进来,我冻得发烧,怀里揣着仅剩的几十块钱,想着母亲的病,恨不得一头撞死。那时候我发誓,再也不会让别人欺负我,可现在,我却在欺负另一个“想被认可”的人。
“可妈还在等钱治病,我不骗她,也会骗别人——这世界本就只认钱和身份。”我对着镜子里的人说,声音发哑,像被砂纸磨过。掏出手机,点开和母亲的聊天框,她半小时前发了条消息:“阿烬,今天透析很顺利,医生说下次再交3万就行,你别太累。”后面跟了个微笑的表情,我盯着那个表情,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3万”两个字,模糊了视线。
我点开下一个骗局的脚本,是之前准备骗某上市公司老板娘的,资料都弄好了,伪造的“金融律师”证件放在公文包里。可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突然觉得恶心,胃里翻江倒海。手指在“删除”键上悬了很久,终于按了下去——我不想再骗了,至少现在不想,赵琳的哭脸总在眼前晃,像个解不开的结,勒得人喘不过气。
可就在这时,手机又震了,母亲发来一张照片:透析机的屏幕亮着,她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手里拿着我上次寄回去的围巾,配文:“妈戴着你买的围巾,一点都不冷,你在外要照顾好自己。”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删脚本的手停住了——母亲还在等钱,我不能停下,哪怕是做自己最恨的人,哪怕良知被千刀万剐。
我重新点开脚本,手指却在发抖,不小心把桌上的收藏证书碰掉在地上。证书摔开,一张照片从夹层里掉出来——是我和阿坤的合影,去年在网吧拍的。他穿着黑色卫衣,戴着黑框眼镜,嘴角叼着烟,一脸痞气;我站在他旁边,穿着刚改好的二手西装,笑得很僵硬,眼里满是对钱的渴望。照片背面有个刻痕,和收藏证书上的印章刻痕一模一样,是阿坤刻章时不小心弄的,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却像个定时炸弹,要是被警方找到,就能顺藤摸瓜查到阿坤,再查到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