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29章 宁王威盛传南北,齐相功隐守孤灯

第429章 宁王威盛传南北,齐相功隐守孤灯(2/2)

目录

金陵朝市司衙署内,银丝炭烧得通红,却暖不了陈琅的心。案上河北民生账册朱批密布,字迹因反复修改而晕染:“流民十二万,分拨八万亩荒地,发农具三万件,垦田两万余亩;显通钞流通,商铺复业九成,宋钱贬值九成;查抄赵宋粮库十五万石,赈民五万,供军十万,可支八月……” 他的眼眶布满血丝,手指被冻得僵硬,仍在逐字核对 “沧州粮道损耗” 数据。

主事楚泽端来姜茶,劝道:“账目已核三遍无误。金陵朱雀大街‘宁王生祠’落成,百姓自发塑像,大人不去观瞻?” 陈琅望着账册上 “两万亩麦田” 的记录,声音轻得像要消散在寒风里:“生祠无需看。百姓记将士之功,于国是幸。我等稳河北民生,保军粮、安流民,便是本分。”

楚泽暗自叹息。他清楚记得,为了收购赵宋境内粮食,陈琅曾乔装成粮商深入敌境;为保证突火弩的铁砂供应,他连夜组织三百辆牛车,绕过重重关卡。此刻衙署外传来震天欢呼,百姓举着 “宁王千岁” 的木牌涌向生祠。陈琅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一滴墨落在 “两万亩麦田” 上,晕开的墨迹像极了沧州战场上的血渍。

四、金陵生祠:百姓狂热塑神像,文官缄默避锋芒

十一月十八日,金陵朱雀大街张灯结彩。“宁王生祠” 的朱红匾额下,丈高铜像威风凛凛:柴熙诲玄甲持弩,目光如炬望向北方,连甲胄上的鳞片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老妪们抹着眼泪献上热馒头:“谢宁王救我儿于沧州!” 青年们挥舞着刀剑高呼:“愿随殿下踏平洛阳!” 侍卫们手忙脚乱维持秩序,人群却越聚越多。

文官们躲在街角议论纷纷。御史窦仪气得胡须乱颤:“生祠乃祭忠臣,宁王尚在,塑像供奉不合礼制!” 范质赶紧扯住他的衣袖:“契丹来贺,宁王势盛,百姓拥护,此时谏言,恐遭众怒。” 窦仪望着生祠方向,重重叹了口气 —— 天子既已默许,文官又能奈何?

消息传至沧州,柴熙诲正在黄河冰面巡查防线。李继隆呈上生祠画像,劝道:“殿下,这是民心所向,不如返京受祭。” 柴熙诲猛地将画像掷入黄河,冰面的裂痕瞬间吞噬了画像:“谢金陵百姓美意。吾为河北元帅,洛阳未复、赵宋未灭,黄河防线才是吾之所在。传令甲字军沿河布防,接应李重进,伺机取滑州 —— 洛阳城头大周旗,胜过生祠万尊像!”

暮色笼罩金陵朝市司,楚泽点起油灯。陈琅的身影被烛光拉得很长,笼罩在密密麻麻的账册上。“十二万流民”“八万石粮” 等字迹在昏黄中静默,如同被历史尘封的勋章。窗外喧闹渐歇,唯有银丝炭偶尔爆裂的声响,陪伴着这位幕后谋臣,度过又一个无人问津的长夜。

朔风依旧,一边裹挟着河北战鼓,一边漫卷金陵香火;一边是柴熙诲黄河岸的赫赫威名,一边是陈琅账册前的寂寂坚守。荣耀与隐功的反差,恰似权力天平上的砝码,随着洛阳未复、赵宋未灭的局势,终将掀起更大波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