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379章 战后痛思旧军弊,新军构想在心中

第379章 战后痛思旧军弊,新军构想在心中(2/2)

目录

三、战略定纲:步炮协同破古法,思想铸魂固皇权

陈琅取过战术草图,以玉尺划定阵型:“新军之强,重在‘协同’。前排步兵持铁盾列‘鱼鳞阵’,防敌军箭矢;中排火器手分三列轮射,一列填药、一列瞄准、一列发射,确保神火弩不绝;后排轰天雷手由观测兵校准角度,专击敌军集群;骑兵则分‘游骑’‘冲骑’,游骑探敌迂回,冲骑待敌阵乱后破局 —— 此乃‘步炮协同’之法,可破赵宋‘云梯集群’‘骑兵冲锋’两大利器。”

符后凝视草图,忽然问道:“熙诲近日常往军器局,言及‘骑兵火器轻量化’,你这战术,可与他的构想兼容?” 她话锋一转,语气渐沉,“哀家知你疼他,然他毕竟是储君,若新军火器皆出其手,恐生‘储君掌兵’之议,于皇权制衡不利。”

“臣早有安排。” 陈琅取过另一卷文书,“军器局设‘监造司’,由三司使、枢密院、宗人府三方共管,熙诲只参与图纸修订,不得插手物料采购、工匠调度。既用其才,又限其权,可避‘储君干政’之嫌。”

谈及思想建设,陈琅的语气更显凝重:“新军需设‘讲武堂’,每日卯时讲授《大周开国录》,让士兵知‘郭威太祖平李守贞之乱,救万民于水火;柴荣世宗征南唐,为一统而战’;午时习《武经总要》,明‘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酉时参与流民赈济,亲见‘护民’之实 —— 如此,方能铸‘忠君、爱国、护民’三魂,杜绝旧军‘劫掠百姓、克扣军饷’之陋习。”

符后将策论卷好,递还陈琅:“此策兼顾军力、民生、皇权,可称万全。明日朝议,哀家会命翰林学士将其润色为《新军诏》,以陛下名义颁布 —— 你需做好应对藩镇诘难的准备,李重进恐会以‘弃旧部、忘勋臣’为由发难。”

四、暗夜伏笔:少年窥策生歧见,宰执深谋藏玄机

晨光初露时,陈琅将《新军策》收入金匮,符后与符清漪起身告辞。行至廊下,符后忽然驻足:“陈琅,你可知哀家为何全力支持你建新军?” 不等他回答,便自答道,“五代以来,‘兵强则叛上,君弱则臣欺’,大周若想长治久安,必须有一支‘只知有陛下,不知有藩镇;只知有社稷,不知有私党’的军队 —— 这支军队,只能由你缔造,也只能由你掌控。”

陈琅躬身:“臣必不负太后所托,不负大周社稷。”

待宫中人远去,陈琅转身回书房,却未察觉柳树浓荫处,一道青色身影悄然离去。柴熙诲攥紧袖中褶皱的火器草图,耳边回响着 “三方共管军器局”“不得掌兵” 的对话,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他原以为义父的新军,会让他执掌火器、统领锐卒,却未料竟是这般 “制衡之策”—— 少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在草图上留下点点血痕。

书房内,陈琅展开《淮南舆图》,指尖落在寿州与汴京之间的缓冲地带。他深知,新军之建,不仅是为北伐赵宋,更是为削藩镇、固国本、防五代乱局重演。这场变革,注定要牵动各方利益,而他这位 “宰执”,便是要在藩镇、皇权、民生之间,走出一条能让大周长治久安的道路。

烛火渐熄,晨光透过窗棂,照亮案上 “新军” 二字。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份战策,更是大周复兴的希望,也是陈琅这位宰辅,对天下苍生的承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