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病帝谋局东宫引,宫闱潜浪赵氏兴(2/2)
赵府内,兄弟二人对坐饮酒。赵匡胤举杯,语气凝重:“二弟,东宫是龙潭虎穴,你需谨慎。”赵光义一饮而尽,眼底闪冷光:“兄长放心,太子年幼,正需‘引路人’。待陛下百年后,咱兄弟一掌军,一近储君,大周江山……”话未尽,赵匡胤抬手打断,目光扫窗外:“隔墙有耳。记住,眼下先忍。”烛火跳动间,兄弟影子映墙,时而交叠,时而疏离,正如暗潮汹涌的朝局。
更深时分,柴荣忽从病榻坐起,内侍慌忙递参汤。他摆手让取纸笔,颤抖写下一道密诏,墨痕歪斜却字字有力:“若赵氏异动,陈琅可调淮南李重进、幽州杨业兵,共护东宫。”写完,他将密诏藏枕下,望窗外月色,喃喃:“社稷非一人之社稷,朕能做的,唯布好最后一局……”
宫墙之外,秋风卷落叶,掠过陈府角楼、赵府朱门,也吹进东宫窗棂。陈琅仍在灯下批阅皇商司账册,目光停在“契丹商队入汴”记录上;赵光义正对蜀地舆图标注花蕊夫人旧部动向;赵匡胤立在军营辕门,看殿前司将士操练,手中马鞭攥得发白。
赵光义心中暗自盘算:花蕊夫人自后蜀投降后被软禁江南,近年才敢接到汴京。他必须稳固东宫地位,同时暗中策动她的旧部,构筑一条政治与人脉双向延伸的安全网。兄长握兵,他握名与权,东宫、江南、军营、商路,几乎都在他视野之内。
深夜,殿前司营帐内,赵匡胤巡营而立,耳边是将士低声议论赵光义入东宫之事。他心中清楚,兄弟一文一武,虽暂被绑于局中,但潜力难测。他微微握紧拳头,心底涌起复杂的感情——既是担忧,亦是暗暗期待。
所有人皆在夜色里筹谋,似棋盘棋子,看似各自走位,实则都被“帝王制衡”与“权力野心”牵着。显德十三年的汴京,表面仍是大周盛世,宫闱深处潜浪,正悄然涌向赵氏崛起的方向。病帝的最后一局棋,缓缓铺开,而东宫灯火,也映照着一个即将成为棋手的少年,以及一位已在暗处布网的青年——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