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279章 銮驾归京山河肃,秘灯照影风云藏

第279章 銮驾归京山河肃,秘灯照影风云藏(2/2)

目录

言罢,他又加一句冷注:“秘密处置,一切都要留痕,日后问责须有凭。”

秘察局如同一张细网,悄无声息地在汴京的街巷、客栈、行市与内府之间铺开。影士百九带人夜潜曹翰帐后,断定那卷布札多为契丹文字的简略符号;影士百一在石守信府中发现一名新入家将其衣领内藏有小包,包中载有银钱与一枚磨损的契丹铜扣;影士百三回禀,赵光义在列席时偶有侧耳低语,但动静极轻,像是匕首在绸缎下摩擦。

消息一条条送到,陈琅像是在做风险地图:将每一处疑点用火线标注,分为“须即刻响应”、“须暗中监控”、“暂缓观测”。曹翰、赵光义被划为“高优先级潜伏风险”,但因柴荣的病象与朝内纷争,此刻只能以“监控优先、证据为先”的策略应对。

王朴早已与符皇后密议朝局。作为太师,他强调稳固大局的必要性;而符皇后垂帘听政,更在意宫内的守备与太子安抚。陈琅与王朴达成默契:外有杨氏与李重进坐镇,内有锦衣与都监巡逻,文武之间不得擅动兵权与粮饷;同时由秘察局暗中稳步取证,不在大众场合揭破任何一枚人心的破绽。王朴以“中枢治理”为纲,陈琅以“情报与财权”为柄,两人一文一权,试图在柴氏未灭前建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火墙。

傍晚时分,宫外的彩旗未搬,夜色却又像墨慢慢铺展。陈琅独坐偏殿,鎏金令牌平放案头,手指在纹路上缓缓敲击。他想起柴荣递令那一刻的眼神——既有信任,也有试探;更想起秘察局所送的每一页手札,那些隐匿在市井之中的线索像针,正慢慢挑开一件件外表光鲜的袍服。

他清楚:如今的中枢更像一个企业的危机指挥部——有人监管财流(皇商司),有人掌握情报(秘察局),有人掌控人事(太师王朴)。但商业逻辑下的“风险管理”在朝堂政治里显得冷峻而残酷:任何延误都可能引发流血,任何过度果断都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扑。陈琅的肩膀被迫更厚,但心底孤独如旧。他知道自己既是棋手,也是战场上的挡箭牌。

夜深,偏殿外的烛火忽明忽暗。远处传来守门将士换岗的脚步声,像是节拍缓慢的一曲长歌。陈琅把秘报再次复阅,命笔在页角写下三个字:“严控·留证·候机。” 他将纸张折好,系在令牌的底盒下,像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窗外,汴京的灯火依旧璀璨,城中百姓或不知事,或只觉春色未老。但在那夜的灯影深处,几个人影被暗流牵动:曹翰在帐内翻看何以得爵的旧札,赵光义在群臣中静若磐石,石守信在酒后与幕僚言笑间藏起一枚铜扣。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时刻——要么是柴氏撑得住,要么是汴京燃起新一轮风暴。

陈琅收起鎏金令牌,抬头望向寝殿方向——柴荣的呼吸在夜色里起伏。他在心里把中枢的每一枚棋子和秘察局的每一名探子都摆成流程图:供给链、兵权链、情报链、人心链。夜很长,他必须在天亮前,把这张图画得更明白,才能在风暴来临时,撑住柴氏的江山一线生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