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64章 伪唐宗室改徐姓 柴荣怒贬 “僭越名”

第164章 伪唐宗室改徐姓 柴荣怒贬 “僭越名”(2/2)

目录

“羞辱?” 柴荣看着被打得昏死过去的李从善,语气毫无波澜,“若不是朕念及江南百姓,早已将你等斩首示众!今日让你等改回本姓,已是最大的宽容!” 他转头对江淮转运使魏仁浦道:“传朕旨意,命转运使衙署协同地方官,三日之内完成宗室及旧臣的姓氏更改,户籍逐一核对,若有遗漏或包庇者,与违抗者同罪!”

魏仁浦躬身领旨,心里却暗自叹息 —— 柴荣此举,看似是 “正名”,实则是对 “僭越权力” 的极致警惕。自唐末以来,藩镇、伪朝冒用正统名号的乱象屡见不鲜,柴荣是想借更改南唐姓氏,彻底斩断 “伪朝正统” 的根基,警示天下藩镇:僭越者,纵有一时之势,终将身败名裂。

陈琅站在受降台的角落,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楚无声带回的吴越密信,想起赵匡胤私藏的吴越金器,忽然明白:柴荣对南唐宗室的强硬,不仅是为了 “正名”,更是为了敲打所有潜在的 “僭越者”—— 包括赵匡胤。皇帝要让所有人知道,无论是宗室还是将领,只要触碰 “僭越” 的红线,哪怕有再大的功劳,也难逃责罚。

受降仪式结束后,李煜被侍卫押往汴京,沿途百姓围在路边,有的扔菜叶,有的骂 “伪皇帝”,李煜低着头,不敢抬头看。他的弟弟李从镒(此时已被勒令改回徐姓,称徐从镒)走在他身边,低声道:“大哥,事已至此,只能认命了……” 李煜没有说话,只是泪水无声地落在雪地上,融化成一个个小水洼,映着他落魄的身影。

柴荣站在受降台上,望着李煜等人远去的背影,又看向金陵城内的方向。皇宫的琉璃瓦在雪光中泛着冷光,那枚 “大唐受命宝” 玉玺已被收归内府,将与赵虎血书、《平唐录》一同存入金匮。他知道,更改姓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整顿江南吏治、清查殿前司的贪腐、应对北疆的契丹威胁…… 大周的路,还很长。

陈琅走到柴荣身边,轻声道:“陛下,宗室姓氏更改之事,恐会引起江南旧臣的不满,需派重兵驻守,以防生变。”

柴荣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长江上:“你说得对。让杨延玉的水师继续驻守采石矶,李重进的侍卫亲军分兵接管金陵城防。另外,让楚无声以秘察局的名义,暗中监视江南旧臣的动向 —— 朕不希望看到任何‘复唐’的闹剧。”

陈琅躬身领旨,心里清楚:柴荣已开始信任秘察局,楚无声的归来,不仅填补了探闻局的空缺,也为陈琅制衡赵匡胤增添了筹码。他望着柴荣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位皇帝虽强硬,却也有着难掩的疲惫 —— 南征的辛劳、内部的隐患、北疆的威胁,都压在他的肩上。

雪越下越大,受降台被白雪覆盖,只剩下那柄斩断旗帜的佩剑,还在御座旁闪着冷光。南唐宗室改徐姓的消息,像一阵寒风,迅速传遍江南十三州。有人拍手称快,觉得这是 “拨乱反正”;也有人暗自叹息,为南唐的覆灭而感伤。但无论如何,“南唐” 这个名字,连同它冒用的 “李” 姓,都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大周,也将在这场 “正名” 之后,开启新的篇章 —— 只是没人知道,这场新的篇章里,还藏着多少权力的博弈与未知的风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