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秘察局暗夜救忠魂 陈琅布局藏深意(2/2)
原来,陈琅的 “妙计” 早有铺垫:早在三个月前,影士零三就查到 “殿前司在城西搜捕一个‘黑布蒙面人’”,结合探闻局旧档里楚无声的特征,陈琅断定那人就是楚无声;他一边让石娃带队,盯着殿前司的动向,摸清楚无声的藏身处,一边让杨延玉加强城西水师巡逻,故意吸引殿前司的注意力,为营救创造空隙;甚至那张 “城西渡口接应” 的字条,也是秘察局模仿殿前司的笔迹写的 —— 就是为了引楚无声离开破庙,避开刀疤脸的二次搜捕。
“那接下来,我们要把证据交给陛下吗?” 楚无声问道。
陈琅摇头,将匣子重新封好:“现在还不是时候。柴荣虽对赵匡胤有疑虑,却还需要殿前司打后蜀。若此时交出证据,陛下要么压下不查,要么轻拿轻放,反而打草惊蛇。” 他望着远处水师战船的灯火,“我们得等 —— 等后蜀战事有了眉目,等柴荣对赵匡胤的猜忌再深一些,等吴越那边露出更多破绽,再把这些证据抛出来,一击必中。”
他顿了顿,又道:“你先在秘察局的暗点养伤,对外就说‘失踪探员楚无声已找到,暂归秘察局协助查案’。探闻局的事,我会奏请陛下,让你以‘副局使’的身份先主持工作 —— 等时机成熟,再恢复你的局使之位。”
楚无声点点头,心里悬了两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他看着陈琅,忽然想起当年在代州,两人一起跟着赵虎查私盐的日子 —— 那时他们都还年轻,以为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护住大周的清明。如今虽历经波折,却仍有人在为这份清明而战,这就够了。
夜色渐深,乌篷船悄悄驶离芦苇荡,消失在长江的雾色中。石娃和影杀十八站在岸边,望着船影远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他们不仅救回了楚无声,还拿到了制衡赵匡胤的关键证据,秘察局的努力,没有白费。
而此时的金陵城内,赵匡胤正对着赵普发脾气。“一群饭桶!连个楚无声都抓不住!” 他摔碎了茶盏,茶水溅在账册上,晕开 “吴越金器” 的字样,“楚无声手里肯定有我们与吴越交易的证据,若被他交给柴荣,我们就完了!”
赵普连忙上前安抚:“点检别急,楚无声刚失踪,肯定跑不远。我们再派些人去江边搜,只要找到他,就能把证据抢回来。”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我已经让人去杭州,让钱俶暂时别再派人与我们联系,免得被抓把柄。”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只能这样了。记住,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楚无声!”
他不知道,楚无声早已在陈琅的保护下,带着证据远离了金陵。而那叠藏在油布匣子里的密信和地图,就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利剑,终将在最合适的时机,刺向他野心的心脏。
陈琅站在乌篷船的船头,望着手中的匣子,心里清楚:营救楚无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是赵匡胤的疯狂反扑,是柴荣的权衡制衡,是吴越的虚与委蛇。但只要有楚无声的证据,有秘察局的孩子们,有杨家将和李重进的支持,他就有信心,守住大周的根基,守住那些用命换来的清明。
长江的水,裹挟着雾色,流向远方。乌篷船的灯影,在水面上泛着微光,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了这场权力博弈的暗路。而楚无声的归来,也为这场博弈,带来了新的变数 —— 探闻局即将重启,殿前司的破绽已现,大周的未来,似乎又多了一丝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