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秘察局暗夜救忠魂 陈琅布局藏深意(1/2)
金陵城西的破庙,漏风的窗棂被雪粒子打得 “啪啪” 响。楚无声攥着怀里的油布匣子,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 方才刀疤脸的威胁还在耳边,而那张 “城西渡口接应” 的字条,不知是生路,还是另一个陷阱。他贴着冰冷的土墙,听着外面渐近的脚步声,右手悄悄摸向袖中的短刀 —— 这是楚无声在探闻局时的旧物,刀鞘上还刻着 “探” 字,如今却成了他唯一的防身武器。
突然,破庙的后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道黑影闪了进来,手里举着一枚青铜哨,吹了声极轻的短音。楚无声心头一震 —— 这是探闻局的联络信号,可探闻局早已名存实亡,刘默死后,再没人用这哨音了。
“楚大人,别出声,我们是来救你的。” 黑影压低声音,借着月光露出半张脸 —— 是石娃。少年脸上还沾着泥,玄色短打外罩着件破旧的棉袄,腰间的飞刀囊鼓鼓囊囊,“陈总掌事让我们来接你,快跟我们走。”
楚无声愣住了,他没想到,失踪两年,第一个找到他的,会是陈琅的人。“陈琅?他怎么知道我在这?” 他话刚出口,就听见庙外传来殿前司士兵的喝问声,石娃立刻捂住他的嘴,拉着他躲进佛龛后的暗格 —— 那是秘察局早就摸清的藏身处,里面还堆着几件换洗衣物和半袋干粮。
暗格外,刀疤脸带着士兵闯了进来,火把的光扫过空荡荡的庙堂,“人呢?刚才还在这的!” 士兵们翻箱倒柜,甚至用长枪捅了捅佛龛,却没发现暗格的机关。石娃在暗格里屏住呼吸,指尖扣着一枚毒针 —— 只要士兵再靠近一步,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射出。
好在没过多久,远处传来水师巡逻的号角声。刀疤脸骂了句 “晦气”,只能带着士兵撤离 —— 杨延玉的水师近来加强了城西巡逻,殿前司的人怕被抓现行,不敢久留。等脚步声彻底消失,石娃才推开暗格,对楚无声比了个 “走” 的手势。
两人贴着墙根,穿过堆满瓦砾的街巷。楚无声看着石娃熟练地避开殿前司的岗哨,在拐角处与另外两个半大孩子汇合 —— 是影杀十七和影士零三,他们手里牵着两匹瘦马,马背上盖着厚厚的干草,显然是早就备好的。
“楚大人,上马,我们去江边的芦苇荡,总掌事在那等你。” 影杀十七扶楚无声上马,自己则牵着缰绳,脚步轻快得像只猫。楚无声坐在马背上,看着身边这些半大的孩子,忽然想起当年探闻局的少年探员 —— 那时楚无声还在,刘默刚进局,他们也曾这样在夜色里执行任务,只是如今,物是人非。
半个时辰后,他们抵达长江边的芦苇荡。陈琅穿着件粗布棉袄,站在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旁,手里握着一盏马灯,灯光在雾中泛着暖黄的光。看到楚无声,他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无声,你终于回来了!”
楚无声看着陈琅,眼眶突然发热。他从怀里掏出油布匣子,递给陈琅:“总掌事,这是我在杭州查到的 —— 殿前司与吴越的交易记录,还有他们私藏军械的地点。李处耘每年都会派船去杭州,用私盐换吴越的金器和战马,那些刻着‘吴越贡品’的金器,根本不是南唐的,是赵匡胤和钱俶私下交易的凭证!”
陈琅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叠泛黄的密信和一张残破的地图。密信上有李处耘与吴越商人的签字,地图上用朱砂标着吴越境内的军械库 —— 那是赵匡胤暗中储存粮草和兵器的地方,准备日后用在 “刀刃” 上。陈琅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标记,眼底闪过一丝冷光:“我就知道,赵匡胤不会只满足于抢功,他还在暗中勾结藩镇,为自己铺路。”
楚无声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疲惫:“两年前,陛下派我去杭州查私盐,我查到一半,就被殿前司的人盯上。为了保命,我只能隐姓埋名,连探闻局都不敢联系。后来刘默牺牲的消息传来,我更不敢露面 —— 我怕我一出来,不仅会连累你,还会让这些证据永远见不到天日。”
“你做得对。” 陈琅拍了拍他的肩,“这两年,我一直在让秘察局找你。探闻局不能没有你 —— 刘默走后,局使之位空悬,皇城司代劳密查,却总差些对江南藩镇的熟稔。你回来,不仅能帮我们查清吴越与殿前司的勾连,还能重启探闻局,补上咱们在情报上的短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