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金陵劫掠乱市井 金器清单露疑云(2/2)
“陛下,赵匡胤求见。” 内侍的声音打断了柴荣的思绪。
赵匡胤走进行在时,手里捧着一叠文书,脸上带着 “坦荡” 的笑容:“陛下,王侁大人质疑殿前司上缴的金器,臣特来解释 —— 这些金器并非吴越进贡,而是南唐从吴越商人手中强买的赃物,殿前司只是缴获后如实上缴,绝无私藏或劫掠之事。” 他递上文书,“这是臣找到的南唐户部旧档,上面有‘购吴越金器二十件’的记录。”
柴荣接过文书,翻了几页,发现字迹潦草,日期模糊,明显是后补的。他抬头看向赵匡胤,眼底的疑虑更深:“既然有旧档,为何之前不上报?且楚无声当年查私盐时,曾提过吴越商人与殿前司往来,你怎么解释?”
赵匡胤的脸色微变,随即又恢复镇定:“楚局使失踪后,相关线索也断了,臣也不知其中内情。至于旧档,是臣今日才从南唐户部库房找到的,此前军务繁忙,未能及时整理。” 他说得滴水不漏,却拿不出任何能佐证的人证 —— 南唐户部的旧吏要么降了,要么逃了,根本无从对质。
柴荣盯着他看了半晌,最终没有戳破。他心里清楚,金陵刚破,后蜀、吴越还未平定,若此时严惩赵匡胤,殿前司恐生哗变。“此事朕知道了。” 皇帝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传朕旨意,所有战利品封存,待金陵秩序恢复后,由枢密院、江淮转运使、皇城司共同清点,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置。”
赵匡胤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柴荣在变相冻结他对战利品的处置权,却也只能躬身领旨:“臣遵旨。” 转身离开时,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 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金器清单,竟让柴荣翻出了楚无声的旧账,看来皇帝对他的猜忌,比想象中更深。
当晚,柴荣密召李玄策。
“楚无声的失踪,恐怕与吴越、殿前司脱不了干系。” 皇帝坐在御案后,手里攥着缇骑的密报,“如今探闻局无人主事,只能靠你的皇城司。你派缇骑潜入杭州,查清吴越与殿前司的往来,顺便找找楚无声的下落 ——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玄策躬身领旨:“臣遵旨!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还有,” 柴荣补充道,“密切盯着赵匡胤的动向,他若敢再私动战利品,或与吴越密会,立刻报来。” 他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满是无奈 —— 楚无声失踪、刘默牺牲,探闻局形同虚设,他只能靠皇城司这根孤弦,牵制赵匡胤的野心。而那二十件吴越金器,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提醒着他:南唐虽灭,大周的内部隐患,才刚刚开始暴露。
金陵城内,王侁正带着属官连夜清点战利品。库房的烛火彻夜未熄,照亮了满地的珍宝,也照亮了清单上一个个可疑的记录。他拿起那件嵌宝金冠,指尖触到 “吴越贡品” 的印记,忽然想起父亲王朴的叮嘱:“江南水浑,殿前司水更深,查战利品时,要多留个心眼。” 他将金冠小心收好,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清真相,不仅为了给金陵百姓一个交代,也为了找到楚无声失踪的线索 —— 那位失踪的探闻局局使,曾是父亲和师兄陈琅最信任的下属。
夜色渐深,金陵的寒风卷着雪粒子,敲打着库房的窗户。清单上的 “吴越金器” 仍静静躺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证人,等待着被揭开的真相。而楚无声的失踪、殿前司的贪婪、吴越的隐秘,也在这场战后的清查中,渐渐织成一张复杂的网,将大周的权力博弈,推向更深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