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疑兵引径连锋甲 俪影追风并战尘(1/2)
天水郡的中军帐内,烛火如豆,映照着案上摊开的陇右地形图。庞统身着墨色锦袍,指尖划过南安郡与曹魏腹地的交界线,目光落在阶下立着的“归降”之人身上——司马懿面容沉静,虽束发免冠,却难掩眼底深沉,只是垂首时,睫毛在眼睑投下的阴影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仲达既已归蜀,当知北伐大业,贵在知己知彼。”庞统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曹魏腹地防务如何,南安郡徐盖部兵力虚实,皆为我军破敌关键。”
司马懿抬眸,拱手道:士元先生放心,某在魏时,曾听闻雍凉诸郡布防,只是具体细则记不甚清。若能遣精锐潜入,循降兵旧路探查,必能得实讯。”他话音刚落,帐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随即赵统身着银甲,携苏婉并肩而入,身后跟着飞虎营与关兴新一营的诸位校尉,甲胄碰撞之声清脆利落。
赵统抱拳朗声道:“军师,飞虎营一营石烈、柳渊、岑骁,二营秦烈、马阔、韩飞、林青,已整队待命!”苏婉则一身轻便劲装,腰间佩剑,鬓边仅插一支素银簪,眉眼间既有军师的沉稳,又不失女子的灵动,她补充道:“我已将降兵的口供核对完毕,他们来自雍凉边境的屯田营,归途中需经三处隘口,皆是曹魏疏于防备之地。”
庞统颔首,目光扫过关兴:“云长公子的新一营,便循着降兵所述路线,直扑南安郡徐盖部。无需恋战,只需沿途袭扰,放火焚其粮草、断其驿道,而后散布流言——就说此番奇袭,全凭司马懿先生指点,方能洞悉曹魏布防破绽。”
关兴目光灼灼,身后的秦岑、岑伯然、杜若、苏墨、韩霖齐齐应诺,秦岑朗声道:“请军师放心,我等必让南安郡鸡犬不宁,叫曹魏上下皆知仲达先生‘归蜀’之功!”
司马懿闻言,眼底掠过一丝复杂,却依旧恭声道:“先生妙计,某佩服。只是曹魏将士多与某相识,流言一出,必能动摇其军心。”
庞统抚掌而笑,看向赵统与苏婉:“飞虎营随降兵潜入曹魏腹地,探查兵力部署,切记不可暴露行踪。赵统,苏婉,你二人夫妻同心,此行既要辨明虚实,更要护得将士周全。”
赵统伸手揽住苏婉的腰,语气带着几分调笑:“军师放心,我与婉儿在断云村打猎时,可比这潜行探查惊险多了,就算遇上曹魏巡逻队,也能像在风栖谷躲雨那般,悄无声息避开。”苏婉嗔怪地拍开他的手,却忍不住弯了嘴角:“就知道贫嘴,此行干系重大,你若敢鲁莽行事,我便禀明军师,罚你回营抄写兵法。”石烈等人见状,皆低笑出声,帐内严肃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几分。
夜色如墨,两支精锐部队趁着月色悄然离营。赵统与苏婉率飞虎营将士,跟着三名被“放走”的曹魏降兵,沿着偏僻山道前行。苏婉手持地图,对照着沿途地貌,轻声道:“前面便是落马坡,降兵说这里只有两名守卒,我们掩杀过去,不留活口。”
赵统点头,示意石烈、柳渊带十名锐士潜行。片刻后,山道上传来两声闷响,石烈等人便挥挥手示意安全。苏婉正欲迈步,脚下忽然被石子一绊,赵统眼疾手快将她扶住,低头在她耳边轻笑:“婉儿,怎么还像在风栖谷那般毛手毛脚?若是摔着了,我可没法向军师交代。”
苏婉脸颊微红,反手掐了他一把:“还不是你刚才在帐外非要塞给我这块桂花糕,让我分神了。”她从怀中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递到赵统嘴边,“喏,给你吃,堵上你的嘴。”赵统张口咬下,甜香在舌尖弥漫,恍惚间又想起在断云村时,苏婉也是这般,将自己做的糕点偷偷塞给他,那时的月光,也如这般温柔。
与此同时,关兴率领新一营正向南安郡疾驰。秦岑与岑伯然开路,沿途遇着曹魏的小股粮队,便立刻下令突袭。韩霖弯弓搭箭,一箭射穿粮车的油布,杜若引燃火种,瞬间将整车粮草烧得噼啪作响。关兴横刀立马,大喝一声:“奉司马懿先生之命,特来取尔等粮草!”曹魏士兵闻言,果然面露惊惧,纷纷丢盔弃甲而逃。
两日后,飞虎营行至一处名为“黑石峡”的隘口,正欲隐蔽穿过,却忽然听到前方传来厮杀之声。赵统示意将士们伏低身子,亲自上前探查,只见隘口处,关兴的新一营正被两倍于己的曹魏守军包围。秦岑浑身是血,仍手持长枪奋勇拼杀,苏墨则背靠岩壁,掩护着受伤的杜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