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穿越在温州 > 第345章 沙县区1

第345章 沙县区1(1/2)

目录

淘金山,501米的山巅被鎏金晨光镀上一层暖芒,山涧溪流潺潺,冲刷着河床下暗藏的金砂——这里是“沙县第一景”,更是十二部落心中的食之圣地。凤岗部落的议事石屋前,三百余片青石铺就的广场上,十二面图腾旗猎猎作响,每一面旗帜都绣着部落的姓氏与代表小吃:凤岗的“扁肉旗”以银线绣出薄如蝉翼的面皮,虬江的“汤粉旗”缀着细碎的翡翠色笋干,夏茂的“烤鸭旗”则用赤金勾勒出油亮的鸭皮纹路。

“‘一沙二尤三清流’,我沙县女子容貌冠绝三明,可若论食味,我凤岗才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凤舞手持一柄象牙勺,勺沿沾着晶莹的扁肉汤汁,话音落时,她手腕轻抖,汤汁滴落在青石上,竟凝成一朵形似扁肉的白霜花——这是凤岗部落传了三代的“凝汤成形”绝技。广场上顿时响起凤岗部落六百二十人的轰然应和,声浪震得淘金山的晨雾都散了几分。

虬江部落的虬浪冷笑一声,手中铜锅重重顿在石台上,锅内的鸭汤粉干腾起白雾,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凤舞,你少拿虚名压人!扁肉皮薄馅嫩又如何?我虬江的鸭汤粉干,汤底需用夏茂老鸭慢炖三个时辰,粉干要选高砂山涧的晚米磨制,一口入喉,鲜得能让人丢了魂!”他伸手从怀中摸出一枚莹白的米粉,指尖用力,米粉却韧而不断,“瞧见了?这才是真功夫,你凤岗的扁肉,煮久了怕是要化成一滩肉泥!”

话音未落,夏茂部落的夏山已提着一只油光锃亮的烤鸭走上前来。那烤鸭皮色枣红,表皮泛着琥珀般的光泽,他抬手在鸭皮上轻轻一按,金黄的鸭油便顺着指缝滴落,落在预先铺好的荷叶上,瞬间蒸腾起浓郁的香气。“虬浪,你那汤粉虽鲜,却少了烟火气。我夏茂烤鸭,需用青州的果木慢烤两个时辰,鸭腹内要填富口的桂花与南霞的陈皮,皮脆肉嫩,连骨头都浸着果香,这才是沙县小吃的魂!”

广场上顿时炸开了锅,十二个部落的族人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高桥部落的桥石握着一碗泥鳅粉干,急得满脸通红:“你们都别争了!我高桥的泥鳅粉干,泥鳅要选湖源溪里的野生小泥鳅,粉干要配大洛的生姜与郑湖的辣椒,鲜辣开胃,夏天吃一碗,比七仙洞的18c还要清爽!”

富口部落的富云则端着一碟桂花糕,慢悠悠地开口:“争来争去,不过是些荤腥之物。我富口的桂花糕,用的是自家种的金桂,磨粉要选当年的新米,蒸制时需用七峰叠翠的山泉水,入口绵软,甜而不腻,这才是细水长流的好味道。”她说着,将桂花糕递到身旁的青洲部落族人面前,那人尝了一口,顿时眼睛发亮,却又碍于部落颜面,强忍着没露出赞许的神色。

争论持续了三日,十二部落谁也不肯服谁,最终凤舞提议,前往七仙洞——那处被誉为“瑶池仙境”的喀斯特溶洞,不仅有四十多处钟乳石奇观,更有神奇的“回音壁”,传说能映照出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七仙洞前,洞口藤蔓缠绕,洞内凉气袭人,与洞外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刚踏入洞内,便看到“银河飞瀑”的奇观:洁白的石幔从洞顶垂落,宛如飞流直下的瀑布,水滴落在石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竟与熬汤时的咕嘟声有几分相似。

“这洞内恒温,最适合存放食材,也最能考验食材的本味。”凤舞走到“回音壁”前,那是一面光滑如镜的石壁,能将声音放大数倍,“今日,我们便在此地各展所长,让回音壁来评判,谁的小吃最得沙县食道的精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