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62章 帝剑初芒

第62章 帝剑初芒(1/2)

目录

腊月三十,岁除之日。北京城万家灯火,爆竹声声,驱散着旧岁的寒气。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喧嚣之下,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正随着数匹快马悄然离京,奔向东南。

杨士奇手持密旨与监察御史关防,并未大张旗鼓。他深知,陛下虽授以权柄,但“暗中查访”四字才是关键。汉王虽倒,其残存势力犹在,而那隐藏在“永昌号”背后的巨网,触角或许早已深入朝野。此行,如潜行于暗夜的猎手,需一击必中。

他仅带了四名精干可靠、由陛下亲点的锦衣卫好手,皆着便装,扮作寻常商旅。离京前最后一刻,他通过周老吏的渠道,只送出四个字:“潜蛟,已动。”

南下之路,风雪兼程。过山东,入南直隶,杨士奇并未直奔福州,而是绕道扬州。此地乃漕运枢纽,商贾云集,消息灵通,更是东南诸多海商在内地的重要据点。

住进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后,杨士奇并未急于行动。他让一名擅长交际的锦衣卫,持着伪造的北方皮货商身份,混入扬州盐商和茶商聚集的酒楼茶肆,只打听一件事:近年东南海商中,谁家崛起最快,路子最“野”,尤其与闽浙沿海、乃至海外番商往来最密。

不过两日,消息便汇总回来。多个渠道都指向同一个名字——“永昌号”钱福。此人近年异军突起,船队常能弄到些稀罕的番货,且出货价往往低于市面,行踪诡秘,与官府关系似疏实密。更有甚者,隐约提及“钱老板的船,好像不总走官定的水道”。

“不走官定水道……”杨士奇沉吟。这与“秘密航道”的推测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另一名精于查探的锦衣卫,则在扬州码头、货栈暗中观察。他发现,标注“永昌号”的货物,包装、箱笼似乎格外厚重坚固,且搬运夫装卸时显得尤为吃力,与寻常丝绸、瓷器和香料的重量明显不符。虽无法开箱查验,但这异常已足以引起警觉。

在扬州停留五日后,杨士奇一行继续南下,抵达南京。这座留都,官僚系统盘根错节,亦是东南情报交汇之所。他并未惊动任何衙门,而是持密旨,悄然调阅了南京兵部存档的部分东南沿海卫所军械盘点记录,以及户部市舶司关于“永昌号”近年货物报关的留底。

在浩繁卷宗中,他发现了几处耐人寻味的细节:其一,福建多处卫所上报的“锈蚀、损毁待修”的火铳、碗口铳数量,在过去两年内莫名增加,且更换下来的旧铳部件去向记录含糊不清;其二,“永昌号”报关的货物清单中,多次出现“南洋铁石”、“琉球硫磺”等名目,数量不大,夹杂在大量正经货物中,极易忽略,但若联系火器制造……

“南洋铁石,质密而脆,非良匠不可用……”杨士奇想起那日在《卫所武备辑要》上看到的添注,心中寒意更盛。这些,恐怕就是那“海外铁胚”的来源!

证据的链条,正一环环扣紧。但所有这些,仍是间接旁证,无法形成对钱福及其背后势力的致命一击。

在南京,杨士奇做了一件极为大胆的事。他通过南京守备太监系统内一个极为隐秘的、直通司礼监的渠道,将目前所获线索整理成一份简扼密报,火速送往北京。他需要让陛下知晓进展,更需要确保这条信息渠道,不被东南的任何势力拦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