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11章 存思融内丹,灵力筑基始

第11章 存思融内丹,灵力筑基始(2/2)

目录

王道宗让叶法善盘膝坐于八卦阵的中心,那里恰好是“太极”的位置。他自己则在青石四周点燃三炷特制的檀香,香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结成一个小小的漩涡,仿佛在引导着什么。“闭目,摒弃杂念。”王道宗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存思‘三清在上’,想象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法相在你头顶显现,金光万丈——这是存思的‘凝神’;同时运转内丹,引导丹田的气缓缓上行,沿督脉过玉枕关时,切记要轻要缓,就像水流过石缝,不能硬冲,直抵泥丸宫——这是内丹的‘炼气’。记住,神行气行,神止气止,两者必须如影随形。”

叶法善依言闭目,周身的月光仿佛瞬间凝聚过来,像一层薄纱裹在身上,暖洋洋的。他先将意念沉入丹田,那里果然有一团微弱却温暖的“气”,像揣着个小小的暖炉。随即,他慢慢抬升意念,想象三清的形象在头顶显现:元始天尊手持宝珠,灵宝天尊怀抱玉如意,道德天尊骑着青牛,神情庄严慈悲——这是存思的“凝神”,意念所及,仿佛真的有金光从头顶照下。

同时,他引导丹田的气缓缓上行,沿督脉慢慢移动。起初,气与意总像闹别扭的孩童,难以同步:意念已经飞到泥丸宫,气却还在腰间徘徊,像头懒驴,怎么赶都不动;好不容易用意念“拉”着气上了督脉,快到玉枕关时,意念又因分心而涣散,气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啪嗒”一声落回丹田。

叶法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浸湿了道袍的领口。他想起王道宗说的“赶车”比喻,深吸一口气,试着放缓意念,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耐心的牧人,慢慢等着气跟上。当气在腰间犹豫时,他就让意念在那里多停留片刻,想象着气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点点汇聚过来;当气终于开始上行,他便让意念像个引路的向导,不快不慢地在前头等着,气走一步,意念就挪一步。

半个时辰后,气与意终于形成了默契:意念如牧人,气如羊群,牧人走得慢,羊群便温顺地紧随其后;牧人停步,羊群也安静等待,没有一丝慌乱。当气沿着任脉稳稳回落丹田时,叶法善忽然觉得丹田的气团“噗”地涨了一圈,暖流瞬间涌遍全身,仿佛泡在温水里,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说不出的舒畅。

“成了!”王道宗的声音带着欣慰的笑意,“这便是‘存思融内丹’的第一层境界‘神气相随’。往后每日修炼,灵力根基会越来越稳,就像夯实地基,地基越牢,将来盖的房子才能越高。”

叶法善缓缓睁开眼,只见身下的青石上,八卦阵的纹路竟微微发出银白色的光芒,与月光交相辉映,显然是灵力流转引发的异象。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指尖隐隐有白光闪烁,像沾了细碎的星光——这正是灵力筑基的征兆。

“多谢道长指点!”叶法善起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穿越到这个世界七年,从初学时的茫然无措,到如今摸到灵力修炼的核心门道,他终于不再是那个只会画几张粗浅符箓的半吊子道士,而是真正踏入了道门的门槛。

王道宗摆摆手,眼中带着赞许:“你能领悟这么快,靠的不是老道的指点,是你自己的‘理’。你总爱问‘为什么’,总爱用自己的法子拆解道法,这才是最难得的。老道不过是帮你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他抬头望着天边的圆月,月光在他眼中流转,“玄阳当年让你下山,就是怕你困在青云道馆的小天地里,成了井底之蛙。长安比终南山复杂百倍,那里不光有道法,还有人心,有权谋,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你既要有扎实的根基,能守住自己,也要有应变的智慧,能护得住别人,好自为之。”

叶法善心中一凛,郑重点头。他知道,王道宗这话不仅是提醒,更是期许。离开楼观台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长安的风雨,远比终南山的云雾更难应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