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3章 终南寻踪,楼观访贤

第3章 终南寻踪,楼观访贤(1/2)

目录

三日后的皇家祈福法事顺利结束。太极宫的广场上,香火缭绕,道士们诵经的声音余韵未散,叶法善便带着青禾往终南山去。

从长安城西的金光门出发,沿着渭水西岸的官道前行。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农田,麦苗已长到半尺高,绿油油的一片,像是铺了一层绿绒地毯。田埂上的野花竞相开放,黄的、紫的、白的,点缀在绿叶间,煞是好看。偶尔有农夫牵着牛走过,牛蹄踏在泥土上,发出“噗嗤”的声响,农夫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悠闲自在。

走了半日,远远就能看到终南山的轮廓。那山脉连绵起伏,像一头沉睡的青色巨兽,横亘在天地之间,山顶云雾缭绕,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仿佛仙境。青禾趴在马背上,指着远处的峰峦,兴奋地喊道:“道长,您看那山!好高啊!云彩都在半山腰呢!”

叶法善勒住马缰,望着那片青山,心中感慨万千。作为历史硕士,他曾在文献中无数次看到“终南捷径”这个词,说的是唐代士人厌倦官场,便隐居终南山,借山水之名博取名声,再被朝廷征召,以此作为晋升的捷径。可此刻他看到的终南山,只有连绵的苍翠和沉静的气场,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哪有半分功利气?有的只是山川的磅礴与自然的本真,仿佛能涤荡人心中所有的浮躁与杂念。

“楼观台就在那片竹林后面。”叶法善指着前方山坳处的一片青影,那里隐约能看到飞檐翘角,被茂密的竹林掩映着,若隐若现,正是楼观台的位置。

两人策马前行,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长得郁郁葱葱,竹竿笔直挺拔,高达数丈,竹叶层层叠叠,遮天蔽日。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上晃动不定。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清香,还夹杂着泥土的湿润气息,深吸一口,沁人心脾。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大自然在低声吟唱。偶尔有几只山雀从竹林中飞出,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生机。

竹林尽头是一道古朴的石牌坊,牌坊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上面刻着“楼观仙都”四个大字,笔法飘逸洒脱,据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牌坊的柱身上刻着缠枝莲纹,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美。牌坊下有两个小道童在扫地,他们穿着灰色的道袍,头上梳着双丫髻,动作麻利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见叶法善和青禾穿着道袍,气质不凡,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拱手行礼:“道长请留步,不知来此有何指教?”

叶法善翻身下马,将马缰递给青禾,从怀中取出青云木牌,双手捧着道:“贫道叶法善,自青云道馆而来,特来拜见王道宗道长,烦请通报。”

小道童看到木牌上的“青云”二字,眼睛一亮,脸上露出恭敬之色,连忙道:“原来是青云道馆的道长!家师常提起玄阳子仙长,说您迟早会来。请随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