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手机电筒当无影灯?电量告急!(1/2)
第一节 夜救危局
长平战场的夜,黑得像泼翻的墨汁,浓得化不开。连最亮的天狼星都被厚重的云层碾成了碎末,只剩几颗残星在云缝里瑟缩,发出微弱的光,像濒死者的喘息。临时医疗偏帐是用破军毯和断矛杆搭的,四处漏风,穿堂风卷着帐外的血泥味和腐烂气息,直往人鼻孔里钻,呛得人喉咙发紧,像塞了团浸了油的棉絮。
帐内,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在风里挣扎,忽明忽暗,把帐壁上晃动的人影扯得忽长忽短,像一群溺水的鬼,伸着胳膊在半空乱抓。地上铺的干草早就霉了,绿乎乎的,混杂着干涸的血渍和不知名的污渍,踩上去“咯吱”作响,像踩碎了骨头。
“将军!将军您撑住!”帐外传来士兵变调的呼喊,声音里裹着哭腔,像被踩住尾巴的猫。紧接着,两个甲士抬着一副用断矛拼成的担架,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担架腿在泥地上拖出两道深痕,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担架上的赵括铠甲歪斜,胸前的皮甲被箭射穿了个窟窿,锁骨处插着支秦军的三棱箭,箭羽上的红缨被血浸透,黏成一团,像朵濒死的罂粟,耷拉在那里。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泛着青黑,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苦的呻吟,胸口剧烈起伏,仿佛下一秒就要炸开。
林越几乎是扑过去的,膝盖撞在地上的碎石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却顾不上揉。鼻尖先撞上一股浓烈的铁锈味,混着血腥气和赵括身上的汗味,形成一种独特的、属于战场的恶臭,呛得他猛地咳嗽起来。
借着油灯昏黄的光,他看清了那处致命伤——箭头没入锁骨下方半寸,离颈动脉只有一指宽,箭杆还在随着赵括的呼吸微微颤动,带动着皮肉一起起伏。最要命的是,箭头的倒钩已经勾住了筋膜,像一只铁爪死死攥住了生机,每一次颤动都可能撕裂更多的组织,甚至直接划破动脉。
“军医呢?营里的军医死到哪里去了?”林越的声音发颤,不是因为害怕,是急。这种精度的清创取箭,光线不足就是在赌命,一步错,就是两条人命——赵括的命,还有他这个“庸医”的命。
抬担架的士兵哭丧着脸,抹了把脸上的泥和泪:“军医……军医手抖得跟筛糠似的,不敢碰啊!他说天黑看不清倒钩,怕一动就撕破大动脉,让我们……让我们听天由命……”
林越猛地摸向赵括的颈动脉,指尖下的搏动微弱却顽强,像风中残烛,却不肯轻易熄灭。他抬头看向那盏油灯,火苗被风一吹,“噗”地歪向一边,把箭头的影子投在赵括的脸颊上,狰狞得像只鬼爪,根本看不清箭头的角度和倒钩的走向。
“拿灯!把灯再举近些!”林越吼道,声音劈了叉,带着绝望的狠劲。
一个年轻士兵慌忙举起油灯凑上前,可风实在太大,火苗“呼”地一下歪向另一边,光打在赵括的胸口,把伤口的阴影拉得更长,反而更看不清了。林越的额头瞬间渗出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赵括的铠甲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就在这时,他的手无意间摸到了口袋里那个冰凉的方块——是他穿越时带的智能手机。早上检查物资时,他还特意按亮看过,显示还有5%的电,当时只觉得是个没用的累赘,没想到此刻竟成了唯一的希望。
他几乎是抖着掏出来的,手指因为紧张有些不听使唤,好几次才按亮了手电筒。一道惨白的光柱猛地刺破帐内的黑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精准地扎在赵括锁骨的伤口上。
奇迹发生了。在这道白光下,箭头的倒钩无所遁形,连筋膜被撕裂的细痕、皮肉下隐约可见的血管走向都看得清清楚楚。那铁制的倒钩泛着冷光,死死咬着血肉,像在无声地宣告死亡。
“盾牌!”林越突然大喊,目光像鹰隼一样扫过帐角——那里立着一面青铜盾,是赵括的亲兵慌乱中丢下的,盾面被打磨得光滑,还留着昨日激战的刀痕和箭孔,此刻在昏暗的帐内,像一块沉默的镜子。
“李四!那个举盾的李四在哪?”林越记得那个总是跟在赵括身边的年轻亲兵,“快!举盾反光!把光打过来!”
那个叫李四的年轻士兵从人群里挤出来,手忙脚乱地抱起盾牌,胳膊抖得像筛糠,显然是吓坏了。他笨拙地调整着盾牌的角度,想把手机的白光反射到伤口周围,可手太抖了,盾牌反射的冷光在帐内乱窜,忽明忽暗,一会儿照在帐顶的破洞上,一会儿扫过林越的脸,把他的脸照得一半亮一半暗,像个狰狞的鬼。
“稳住!给我稳住!”林越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劲,他猛地想起扁鹊在处理那截断指时说的话——“医道如匠艺,光要匀,手要稳,差一分便是生死两隔”。此刻这道光,就是赵括的生死线,容不得半点差错。
李四咬着牙,死死攥住盾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手背的青筋都爆了起来。他看着林越那双在白光下异常专注的眼睛,忽然想起昨天林越教他如何辨认草药时说的话:“扁鹊先生说,哪怕是一株不起眼的车前草,也要看清楚它的根须走向,再小的伤口,也要当战场来守。”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稳住胳膊,一点一点调整盾牌的角度。终于,盾牌反射的冷光稳稳地落在伤口左侧,与手机的白光形成一个微妙的夹角,把阴影压到最小——像在墨色的布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漏出底下悬着的、脆弱的生机。
林越抽出别在腰间的骨刀,那是他用秦军的断矛尖打磨了三天的成果,刀刃在双光映照下泛着冷光,像一道等待出鞘的闪电。他忽然想起扁鹊用墨家放大镜观察虫卵时的专注,老人说:“医者的眼,要能在黑暗里找光,在乱麻里找线头。”
此刻,他的“放大镜”,就是这台电量告急的手机,和这面冰冷的、带着刀痕的青铜盾。
帐外的号角声又起,呜呜咽咽的,像无数冤魂在哭泣,又像催命的符咒。林越的骨刀缓缓落下,刀尖触到皮肉的瞬间,他听见自己的心跳,沉重而急促,和赵括微弱却顽强的呼吸,在双光交织的寂静里,敲出同样的节奏,像在为一场生死未卜的手术,奏响序曲。
第二节 光影手术
手机电筒的白光像一根淬了冰的锥子,狠狠凿开偏帐的浓黑,把赵括锁骨处的伤口照得透亮。青铜盾牌反射的冷光在旁边铺开,形成一圈银边,两道光从不同角度涌来,像两只探照灯,把箭头周围的阴影压到最薄,几乎看不见——这是林越能想到的最接近“无影灯”的法子,是他在现代急救课上听老师提过的原理,没想到竟在这样的绝境里派上了用场。
扁鹊说过“治病如琢玉,先要见其纹”,此刻他终于懂了,光是看见“纹”的前提,没有光,再精湛的手艺也只是徒劳。
“忍得住?”林越的指尖按在赵括没受伤的肩窝,能感觉到肌肉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怕疼,是箭头离动脉太近,每一次呼吸都像在扯动一根绷紧的弦,稍一用力就可能崩断。
赵括的喉结艰难地动了动,冷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滴,砸在铠甲上“嗒”地一声,清晰得像敲在人心上。“十年仗……都打过来了,还怕这点疼?”他的声音哑得像磨砂纸摩擦木头,每一个字都带着疼痛的颤音,眼神却亮得惊人,像两簇不肯熄灭的火苗,“动手吧,别学那些……那些婆婆妈妈的军医,磨磨蹭蹭,耽误事。”
林越不再犹豫,骨刀的刀尖轻轻抵住伤口周围凝固的血痂,像剥一颗熟透的石榴,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要划开血痂,又不能伤及底下的皮肉。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手里不是刀,而是一支笔,正在书写一场关于生死的判决。
血立刻涌了出来,鲜红的,带着温热的气息,像刚融化的岩浆。他迅速拿起旁边煮沸过的麻布,轻轻按在伤口上吸血,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的皮肤。就在这时,手机屏幕左上角跳出一个刺眼的红色数字——“5%”,像一颗扎眼的血珠,提醒着他时间不多了。
“李四!反光左移半寸!”林越死死盯着箭头的倒钩,那铁爪像活过来一样,死死勾着锁骨下方的筋膜,稍有不慎就会撕裂更大的范围,“我要看见倒钩的根!必须看清楚!”
李四的胳膊已经酸得快抬不动了,盾牌的重量压得他肩膀生疼,像扛着一块巨石。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流进眼睛里,涩得他睁不开眼,可他不敢放,也不敢擦。他看见林越的睫毛在白光下微微颤抖,像在数伤口里的每一根血丝,忽然想起昨天林越教他清创时说的“扁鹊先生说,再小的伤口,也要当战场来守,每一寸皮肉都不能马虎”。
他猛地咬紧牙,用袖子蹭了蹭眼睛,使出全身力气,把盾牌往左挪了挪。反射的光刚好罩住那个最危险的倒钩,连倒钩根部与筋膜粘连的细微痕迹都看得一清二楚。
“好。”林越低低应了一声,骨刀的刀刃贴着箭头的边缘,开始一点点剥离筋膜。他的动作慢得像在绣花,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锁骨的走向、颈动脉的深度、筋膜的韧性、倒钩的角度……这些现代解剖学课本上的知识,此刻竟和扁鹊教的“筋如弓弦,骨如箭杆,顺其势则易,逆其势则难”奇异地重合在一起,像两条来自不同时空的河流,在此刻交汇。
手机的光突然闪了一下,像濒死的人最后一次抽搐。屏幕上的数字跳到了“4%”,那红色刺得人眼疼,像在无声地倒数。
“快点!林越兄弟你快点啊!”举灯的士兵急得哭腔都出来了,声音里带着绝望,“快没电了!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林越没应声,额角的汗滴在赵括的铠甲上,洇出一小团湿痕。他能感觉到铁锈与皮肉粘连的滞涩,那是最要命的——扁鹊总说“凡铁入肉,必生邪祟,尤其是这带锈的铁,七日必发,发则抽风,难治”。当时他不懂,现在才明白,老人说的“邪祟”,就是现代医学里的破伤风杆菌,这东西藏在铁锈里,比箭头本身更致命。
“再稳些,李四,就保持这个角度。”林越对李四说,声音轻得像耳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刚才那一闪,反光偏了半分,倒钩的影子又浓了些,差点让他误判了位置。
李四的手抖得更凶了,胳膊上的肌肉突突直跳,像有无数只虫子在爬。但他死死定住盾牌,视线越过林越的肩膀,落在手机屏幕上,那红色的“4%”像一只冰冷的眼睛,死死盯着他们,仿佛在倒数,在催促,在宣判。
突然,赵括闷哼一声,身体猛地绷紧,像一张被拉到极致的弓。林越的手顿了顿,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以为碰到了动脉。却见赵括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事……勾着筋了……继续……别停……”他抓着担架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把木头都捏出了裂纹。
林越深吸一口气,胸腔里像塞了块石头。他调整了一下呼吸,骨刀的刃口对准倒钩的根部,猛地一挑——
“嗤”的一声轻响,像布料被撕开。带倒钩的箭头被完整地拔了出来!血珠在白光里飞溅,像碎掉的红宝石,洒落在赵括的铠甲上、林越的手上、地上的草堆里,触目惊心。
几乎就在同时,手机屏幕“黑”地一下暗了下去,像被突然掐住的喉咙。白光和盾牌反射的冷光瞬间熄灭,帐内只剩下油灯昏黄的光,重新将一切笼罩在模糊的阴影里。
“没……没电了……”李四的声音发颤,手里的盾牌“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在这寂静的帐内格外刺耳。
林越顾不上捡手机,按住伤口的麻布立刻被血浸透,温热的血顺着他的指缝往下流,滴在地上,发出“嗒嗒”的声。他颤抖着伸出手指,摸向赵括的颈动脉——搏动虽然依旧微弱,却比刚才沉稳了些,不再是那种随时会熄灭的急促。
“成了……成了!”他的声音有点飘,像踩在棉花上,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泡透,贴在身上冰凉刺骨,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灼热。
赵括缓缓睁开眼,喘着粗气,嘴角的血沫混着一丝笑意:“你……你比那些太医……那些只会开草药的太医……厉害多了……”
李四揉着发麻的胳膊,突然笑出声,笑着笑着又抹起了眼泪。他刚才举盾时,看得最清楚,林越的手在双光里稳得像铁铸的,哪怕手机光闪了那么多次,哪怕所有人都在催,他的动作都没有一丝慌乱。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传承”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就像这光,哪怕快灭了,也要照亮该照的地方;就像这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拼尽全力。
林越捡起黑屏的手机,揣回口袋。指尖触到冰凉的外壳,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又麻又暖。他想起扁鹊总在药圃里说“天无绝人之路,医道亦无绝境之法,只要肯想,总有办法”,此刻才算真正懂了,所谓“卷”,就是在绝境里,把最后一分光、最后一分力,都榨出来,用在该用的地方,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