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88章 上智之二《远犹》40 林立山

第88章 上智之二《远犹》40 林立山(1/2)

目录

林立山:写“史”不糊涂,护大局!

明武宗(武庙)的《实录》快要修成时,首辅杨廷和因为违背圣旨被罢免回家,大宦官张永也因罪被废黜。翰林林立山给《实录》副总裁董中峰(董玘)写了封信,说:“史书是评判千秋万代是非的标尺。最近听说两件事争议很大:一是迎立当今皇上(明世宗),有人说是宦官促成的,有人说是内阁主导的;二是诛杀叛贼江彬,有人说功劳归杨廷和,有人说归张永。(边批:都是各自的党羽在争功或推卸)。这两件事的真相模糊不清,没有定论。”

他接着说:“现在皇上正注重核查事实、明确权责,《实录》进呈后,这两件事肯定会被皇上先看到。我担心到时候史书会写成‘张永真有功、杨廷和真有罪’,到时候君子和小人的升降命运,可就全由这一笔决定了!”

董中峰把这话告诉了《实录》总裁费鹅湖(费宏),两人最终按事实记载:“迎立之事,是慈寿太后派内侍和内阁商议后决定的。”皇上因此对内阁大臣更加信任,宦官的权力从此开始减弱。

【管理智慧】

一、林立山的“危机预判”:不只是写史书,是防“权力天平歪向宦官”

林立山怕的不是“史书写错一句话”,是“模糊的功劳归属,会被用来篡改权力格局”——要是把“迎立”“诛彬”的功劳算给张永(宦官),杨廷和(内阁)背锅,皇帝会觉得“宦官靠谱、文官没用”,以后宦官会重新掌权,文官集团被打压;而据实写,才能让皇帝看清“内阁才是核心决策层”,守住“文官治国”的基本盘。

当代案例:公司“项目复盘报告”写错功劳,差点逼走核心团队

某互联网公司的“用户增长项目”火了,复盘时销售部说“是我们拉来的大客户,项目才成的”,产品部说“是我们优化了功能,用户才留得住的”,两边吵得不可开交。负责写复盘报告的实习生,没核实就按销售部的说法写:“项目成功核心是销售部拉新,产品部仅辅助。”

报告交上去后,产品部核心成员全炸了——他们熬了3个月优化功能,结果成了“辅助”,好几个人提了离职。部门总监赶紧找实习生改报告,重新核实:调取数据证明“产品优化让用户留存率提升40%,是项目持续增长的关键”,销售部拉新是“前期助力”,最后按事实改写。产品部的人看到修正后的报告,才打消了离职的念头,公司也没因为“功劳归错”丢了核心人才——这就是林立山担心的“模糊功劳的坑”:不管是史书还是报告,功劳归属错了,不仅会寒了实干者的心,还会让权力\/资源流向不该去的地方,最后动摇根基。

二、据实书写的“定盘作用”:一句话掰正权力天平,不让“抢功者得逞”

董中峰和费鹅湖按事实写“太后遣内侍取决内阁”,看似只是一句客观记录,实则是“给权力归属定了调”——明确“宦官只是传旨的,决策在内阁”,皇帝看完自然明白“内阁才是能扛事的”,不会再被“宦官有功”的说法误导。这就像给摇摆的天平加了个砝码,直接稳住了文官集团的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