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上智之二《远犹》17 韩琦(1/2)
韩琦:懂“藏”懂“删”,才是顾全大局!
宋太宗、宋仁宗曾在大名府郊外打猎,写了几十首诗,贾昌朝当时把这些诗刻在了石头上。韩琦留守大名府时,把石刻诗移到了班瑞殿的墙壁里藏起来。有门客劝韩琦临摹副本献给皇上,韩琦说:“能把诗保存好就够了,何必还要献上去呢?”门客也没明白他的意思。后来韩绛来任职,就把诗稿献了上去。韩琦听说后叹气说:“我以前难道不知道可以献诗吗?只是当时皇上正专心对付四方外族的战事,不该再用打猎作诗这种事引导他分心啊!”
石介(字守道)编写《三朝圣政录》,准备献给皇上,有一天来向韩琦请教,希望他把关。韩琦指出书中几件事不合适,其中一件是:宋太祖被一个宫女迷惑,上朝迟到,大臣们提了意见。太祖醒悟后,等宫女熟睡时把她杀了。韩琦说:“这怎么能成为流传万世的准则!自己先沉溺于美色,后来又因为厌恶这种沉溺杀了对方,宫女有什么罪?要是以后再出现受宠的人,难道要杀个没完吗?”石介于是删掉了这类事,对韩琦的远见卓识十分佩服。
冯梦龙点评:韩琦的“不迎合”,藏着更深的考量
韩琦不献猎诗,是怕皇上在战事紧要时分心于享乐;他让石介删“杀宫女”的记载,是怕把君主“知错却用暴力纠错”的错误做法当成典范流传。这两件事的核心,都是他没顺着“讨好皇上”“照搬史实”的简单思路走,反而盯着“会不会给皇上、给后世带来坏影响”——比单纯的“听话”或“写实”更有远见。
就像现在有人面对上级或整理资料时,会只想着“怎么让对方满意”“怎么把内容凑全”,却忽略了背后可能的隐患。韩琦的智慧,在于他始终把“长远影响”放在第一位,不做看似正确、实则有害的事。
【管理智慧】
一、藏猎诗:懂“优先级”,不拿无关的事分核心的心
韩琦不献猎诗,不是不懂“献诗能讨好皇上”,而是算透了“皇上的核心事是对付边患,献诗就是添乱”。在他眼里,“帮皇上守住专注力”比“讨皇上开心”重要得多——这放到现在职场,就是“别当‘显眼包’,啥都往上凑,得先搞懂‘团队当前的核心目标是啥’”。
当代案例:o拦着不献“宣传大片”,怕分老板的研发心
某科技公司老板正带着团队死磕“AI大模型研发”,这是公司能不能活下去的核心项目,每天连吃饭都在聊技术难点。市场部却拍了一部“公司年度宣传大片”,剪辑得特别精美,还采访了不少员工,想拿给老板看,顺便申请经费推广。
o知道后,直接拦住:“现在老板的心思全在AI研发上,看大片、聊宣传都是分心的事——万一老板觉得片子好,开会讨论修改细节、安排推广节奏,半天时间就没了,AI研发进度就得拖。等AI项目落地了,再推宣传大片也不迟。”市场部经理不服气,偷偷把片子发给了老板。老板果然被吸引,花了一下午看片子,还拉着大家开了2小时会改脚本,当天的AI技术评审会直接延后。事后o无奈地说:“我当初拦着,就是怕耽误核心事啊!”——这就是韩琦“藏诗不献”的现代版:核心事没搞定前,别拿“面子活”分领导的心,看似讨喜,实则添乱。
二、删史事:辨“是非”,不把错误操作当“榜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