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舆论经济战(2/2)
晨雾漫进殿来,韩夫人忽然想起初入宫时,老宫娥教她辨认龙涎香时说的话:“在这宫里,要么做石头,要么做刀”她摸向腰间,玉蝉不知何时已被换成小印,冰凉的印面压著她藏在腹间的韩国地图残片。远处传来第一声雄鸡啼鸣,她听见自己说:“诺。”
…………
夏
咸阳城的稷门被烈日烤得发烫。韩夫人掀开马车帘角,目光扫过街角拥拥攘攘的百姓,他们手中攥著的《大秦日报》在风中哗啦作响,头版“齐地蝗灾將至,秦商开仓放粮”的標题被汗水洇出褶皱。贏乐的指尖忽然敲了敲车窗,鎏金护甲在阳光下闪过冷光:“韩舍人,你说齐王建为何还不杀后胜”
她垂眸避开君王审视的目光,袖中砝码轻轻硌著掌心。这枚偷自贏乐书房的砝码底部刻著“秦一斤=齐一斤二两”,此刻正隨著马车顛簸发出细碎声响。三日前,她故意將砝码“遗失”在咸阳最大的粮铺“万石堂”,看著齐国掌柜用它称量秦国粟米时,百姓们脸上露出的“占便宜”笑意。
“因为后胜的粮仓里,还堆著大王赐的秦国粟米。”韩夫人掀开帘子,露出半张脸。远处粮铺门口,百姓们正用齐国刀幣兑换秦半两,掌事的秦商斜倚门框,袖中露出半截《商君书》——那是贏乐特意让陈汉升在扉页题了“与民爭利”四字的版本。
马车经过大秦学院时,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爆裂声。韩夫人循声望去,只见学院藏书阁浓烟滚滚,火舌卷著竹简碎片腾空而起。人群中衝出几个儒生,怀里紧抱的却不是典籍,而是昨夜刚派发的《大秦日报》“诸子新解”特刊。她认出其中一人腰间掛著田氏宗纹玉佩,却在救火时先护住了怀里的秦国简报。
“陈汉升的活字,比火把更能烧尽六国文脉。”贏乐的声音里带著讚许,袍袖拂过韩夫人膝盖,她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石味——这与三日前她在陈汉升刻刀上涂抹的毒药气息相同。那个总在袖口藏著稷下竹简的齐国书生,此刻正戴著镣銬在甘泉宫刻制“齐”字活字,铅屑落在他囚服的“田”字纹上,像撒了把盐。
子夜,韩夫人提著灯笼走进学院废墟。焦黑的廊柱间,一个老儒生抱著半卷《管子》缩在墙角,白鬍鬚上沾著炭灰:“河...水之理,不可与人事同...”她认出这是当年在洙水畔讲学的淳于先生,故意將灯笼凑近,让他看见自己袖中露出的《轻重篇》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