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2章 靶bà,“王良执靶”(2/2)
· 王良:这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一位非常着名的驭手(驾车能手)。在《孟子·滕文公下》以及《吕氏春秋·观表》等古籍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常与伯乐(善相马)、造父(另一位驾车高手)并提,可见其驾车技术之高超,备受推崇。
典故背景与寓意
王褒在《圣主得贤臣颂》中运用“王良执靶”这个典故,有其深刻的用意:
· 强调“人马相得”: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善御者王良驾驭良马时那种风驰电掣、日行千里的境界,并明确指出关键在于“人马相得也”。这形象地比喻了君主若能得到并善用贤臣,就能事半功倍,治国安邦,驰骋天下。
· 呼应文章主旨:王褒写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向汉宣帝阐述贤臣对于圣主的重要性。他用“王良执靶”驾驭骏马这个生动的例子,将抽象的“圣主得贤臣”所带来的高效与和谐具体化、形象化了。
现实启示
“王良执靶”这个典故,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1. 重视人才与协作:在任何团队或组织中,识别并充分发挥关键人才的作用(“王良”),同时促进人才与平台、资源之间的有效匹配与协作(“人马相得”),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提醒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团队成员要善于协作。
2. 坚守原则与底线:《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了王良的另一则故事:他为赵简子的宠臣奚驾车,第一次恪守驾御规矩,奚一无所获反怨王良;第二次王良违反法度迁就奚,反而收获颇丰。王良却认为第二次是“诡遇”,不光彩,并拒绝再为奚驾车。这展现了王良恪守职业操守、不枉道从势的品格。这在当今社会,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因外界压力或诱惑而放弃正确的行事准则。
3. 追求精湛的技艺:王良之所以能成为驭手的典范,在于其高超的御术。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领域的“王良”。
简要总结
“王良执靶”这个典故,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代善御者的风采,更通过王良的行为,传递了重视人才协作、恪守原则底线的深刻道理。王良其人,既是技艺精湛的象征,也是坚守原则的典范。这些古老的智慧,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