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康泰医疗抗癌药上市!拯救千万患者(2/2)
她侧身让出位置,指向身后快步跟上的陈教授和科研团队成员,“是陈教授带着团队,在实验室里熬了无数个通宵,失败了127次仍不放弃,连春节都守在仪器旁;是他们拒绝了国外药企的高价专利收购,坚持把药价定在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只为让更多患者用得起药;是他们在临床试验中,陪着患者一起监测数据,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提供研发资金,对接资源渠道,真正创造生命奇迹的,是他们!”
陈教授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林晚的手,眼眶瞬间红了。他从事肿瘤药物研发二十多年,见过太多因为没钱买药而放弃治疗的患者,也经历过无数次研发困境,直到遇到林晚,才真正看到了“普惠医疗”的希望:“林总,您太谦虚了!三年前我们资金链彻底断裂,实验室的仪器都快被抵押了,是您毫不犹豫追加2亿研发基金,只说了一句‘钱不是问题,救人最重要’;临床试验遇到伦理审查难题时,是您连夜协调全国最顶尖的伦理专家团队,推进审批进度;为了把药价压下来,是您说服晚星资本放弃短期高额利润,将投资回报率从预期的30%降到8%。您是我们研发路上的‘定盘星’,更是千万患者的‘暖心人’啊!”
“对!没有林总,哪有这个药啊!”“林总功德无量!”家属们纷纷附和,有人举起手机,镜头对准林晚和科研团队,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有人从包里掏出提前写好的感谢信,争先恐后地塞进林晚手里——信纸有的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有的边缘已经卷角,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写满了“谢谢”“救命恩人”等真挚的话语。
林晚接过一封封感谢信,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随身的帆布包里。这些信纸虽不精致,却比任何商业合同都更让她动容。她抬头看向广场上攒动的人群,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些曾经写满绝望的脸庞,此刻都绽放着希望的笑容,像雨后破土的新芽。从最初决定投资康泰医疗,她就没想过要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晚晴基金的公益经历让她深刻明白,有些投资的价值,远不能用金钱衡量。ct-001的上市,能让全国150万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重获新生,能让千万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希望,这份沉甸甸的社会价值,比任何商业成就都更耀眼。
下午5点,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康泰医疗大楼的玻璃幕墙,在广场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林晚和陈教授站在横幅前,与患者家属们一起合影留念。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灿烂,孩子们举着鲜花,家属们握着感谢信,横幅上的“救星”二字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却没人再把它当成对某个人的赞美,而是对“科研+资本”共同守护生命的致敬。
离开康泰医疗前,陈教授递给林晚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封面印着“ct-001上市首日进展”。林晚翻开,里面清晰记录着:“上市首日,全国已有120家三甲医院提交采购申请,覆盖31个省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肿瘤医院已开通‘ct-001绿色通道’,优先为重症患者用药;‘一带一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泰国等5个国家,已向我国药监局提交进口申请,希望引入ct-001惠及当地患者。”
翻到最后一页,“患者预估受益人数”一栏里,红色的“150万”字样格外醒目。林晚笑着点头,递给陈教授一支笔:“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推动ct-001进入更多国家的医保体系,同时启动下一代靶向药的研发,争取覆盖肺癌、胃癌等更多癌症类型,让更多患者能看到希望。”
坐在车里,林晚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路边的水果店摆着新鲜的草莓,放学的孩子牵着家长的手蹦蹦跳跳,公园里有老人在散步,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手机轻轻震动,是陆哲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他在实验室拍的“极光电池”测试图:“看到新闻了,你做了一件真正伟大的事。比起我们所有的商业成就,这一刻的价值,无可比拟。”
林晚指尖快速敲击屏幕,回复道:“不是我一个人的伟大,是所有坚持‘救人初心’的人的胜利——科研团队的执着,患者的信任,还有资本愿意让利的温度,缺一不可。”
车窗外,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云朵被镀上金边,像燃烧的棉絮。林晚靠在椅背上,轻轻闭上眼睛,心里满是踏实与欣慰。她知道,ct-001的上市不是终点,而是“用资本守护生命”的新起点。未来,她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投资更多有温度的医疗项目,让更多“救命药”走出冰冷的实验室,走进寻常患者的生活,让每一笔投资都成为照亮生命的光。
而这份“拯救千万患者”的价值,终将成为她人生中最耀眼的勋章——它无关财富,无关名利,只关乎生命的重量与温度,比任何商业传奇都更值得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