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104章 康泰医疗抗癌药上市!拯救千万患者

第104章 康泰医疗抗癌药上市!拯救千万患者(1/2)

目录

第104章:康泰医疗抗癌药上市!拯救千万患者

四月十四下午3点,江城康泰医疗总部的“生命之光”发布会大厅内,暖白色的LEd灯光如春日融雪般轻柔,均匀铺洒在每一个角落,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百合香——那是工作人员特意摆放的鲜花,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大厅正前方的200寸巨型LEd屏上,“ct-001靶向抗癌药全球上市发布会”的红色立体字格外醒目,下方循环播放着一部5分钟的纪录片:镜头从实验室里跳动的分子模型切入,掠过研究员们熬夜记录数据的疲惫身影,再到临床试验中患者用药后露出的微笑,最后定格在“150万患者的新生希望”一行字上,每一帧都透着沉甸甸的温度。

会场两侧的原木色展架上,整齐陈列着ct-001的药盒样品:通体纯净的白色包装盒上,印着淡蓝色的hER2蛋白分子结构图案,像一朵绽放在雪地上的蓝花;右上角用烫金小字标注着“国家一类新药”“医保乙类”的权威认证,左下角则印着康泰医疗与晚星资本的双logo——一个代表科研力量,一个代表资本温度。展架下方的展板用图文对比的方式,清晰呈现着核心数据:左侧是“ct-001核心优势”,用绿色字体标注“对hER2阳性乳腺癌抑制率95.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15分钟快速起效”;右侧是“价格对比”,红色字体醒目地写着“ct-001年治疗费用1.2万元,医保报销后自付3研发功臣”的银色勋章,勋章上刻着微型药瓶图案。首席科学家陈教授站在主席台中央,头发虽已花白,却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老花镜,手里攥着话筒的手指因抑制不住的激动而微微泛白,指关节处还留着常年握试管磨出的薄茧。他身后的座位上,坐着国家药监局的代表、北京肿瘤医院的张主任等权威专家,还有三位身着宽松病号服的患者代表——他们是首批临床试验的受益者,曾经苍白的脸上此刻透着健康的红晕,眼神明亮得像重新点亮的灯。

林晚坐在主席台左侧的嘉宾位,身着一袭浅灰色真丝连衣裙,外搭一件米白色羊绒针织开衫,开衫的纽扣是珍珠材质,与颈间的淡水珍珠项链遥相呼应。她褪去了商场上谈判时的凌厉气场,眉眼间满是温润亲和。面前的水晶桌签旁,放着一盒未拆封的ct-001,白色包装盒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盒上的分子图案让她恍惚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走进康泰医疗实验室的场景:那时陈教授捧着皱巴巴的实验报告,声音带着焦虑与期待,说“我们的药能救很多人,可现在连试剂都买不起了”;而如今,那份濒临夭折的希望,终于化作了能拯救生命的实体药物。

“各位来宾,各位患者家属,媒体朋友们,”陈教授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今天,站在这里,我终于可以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由康泰医疗自主研发、晚星资本战略支持的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ct-001,正式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今日起全球上市!”

“哗——”全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里夹杂着哽咽与欢呼。三位患者代表中,那位戴眼镜的年轻女孩忍不住红了眼眶,她旁边的阿姨紧紧握住她的手,两人的肩膀都在微微颤抖——她们都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曾因进口药的高价陷入绝望,如今终于等到了希望。陈教授抬手示意安静,镜片后的眼睛闪着泪光,继续说道:“ct-001从立项到上市,历经三年零八个月,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2亿元,团队攻克了17项核心技术难题,完成了127次配方优化。它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靶向’——能像导弹一样精准识别癌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通过阻断信号通路清除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率低于0.5%,这一数据远超国际同类药物的3%!”

台下再次响起掌声,北京肿瘤医院的张主任频频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陈教授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屏息凝神的人群,终于抛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价格:“在研发之初,我们就定下了‘普惠患者’的初心,拒绝了国外药企‘高价收购专利’的提议。经过与晚星资本的反复沟通,我们最终将ct-001的年治疗费用定为1.2万元,并且已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患者自付部分仅需3的成功上市,不仅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hER2靶向药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肿瘤药物研发从‘跟跑’转向‘领跑’,进入‘自主创新、普惠民生’的新阶段!这不仅是康泰医疗和晚星资本的胜利,更是中国医疗科研事业的里程碑!”

发布会结束后,林晚婉拒了媒体的专访,跟着陈教授来到隔壁的“患者咨询区”。这里早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队伍从咨询区门口一直延伸到走廊尽头,家属们手里攥着病历本、基因检测报告和厚厚的检查单,脸上满是急切与期待,偶尔能听到低声的交谈:“真的只要3的临床试验数据非常好,首批200名患者里,有87%的人用药三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很多和您孙女情况相似的年轻患者,现在已经能正常工作生活了。您先到那边登记,张主任他们会根据她的具体病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肯定会好起来的。”

老奶奶听完,浑浊的眼睛里涌出泪水,拉着林晚的手不肯松开:“谢谢你,谢谢你啊林总,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就在这时,咨询区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夹杂着锣鼓声和人群的欢呼。林晚和陈教授对视一眼,快步走出门口——只见医院的中心广场上,十几位患者家属自发举着一条长约10米的红色横幅,横幅上用烫金字体醒目地写着“林总,您是千万患者的救星!”。横幅下方,三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捧着用玻璃纸包好的百合花花束,看到林晚出来,立刻迈着小碎步跑过来,将花束递到她手里,仰着小脸大声说:“林姐姐,谢谢你们!我妈妈用了这个药,现在已经能做饭了!”

林晚接过鲜花,鼻尖萦绕着淡淡的百合香,眼眶瞬间微微发热。她低头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睛,又抬头望向广场上的人群——有她之前在咨询室见过的中年女士,有抱着病历本的年轻妈妈,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笑容,手里挥舞着小国旗。她快步走到横幅前,轻轻握住那位中年女士的手——这位女士曾在一周前的临床试验咨询会上,哭着说“家里已经没钱给女儿治病了”,如今她的眼眶依旧泛红,却满是感激的泪水。

“大家快把横幅收起来,”林晚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扫过广场上的每一张脸庞,“我真的受不起‘救星’这两个字。真正该感谢的,是康泰医疗的科研团队,是这些默默付出的科学家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